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中國國歌歌詞

普天樂》(曾紀澤制曲)
  
   1878年,清朝政府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出使英國和法國,兩年後又任命他兼任駐俄公使。曾紀澤爲了應付國際交往的需要,編寫了一首《普天樂》,作爲大清帝國國歌使用,此爲中國出現概念上的國歌最早的歷史記錄。  

李中堂樂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為外交特使,赴西歐和俄羅斯作禮貌性訪問。在歡迎儀式上必須演奏賓主兩國的國歌,李鴻章迫不得已找來一首七言詩配上古曲,作為臨時國歌使用。它在此後幾內年成為清朝對外場合之代用國歌,名曰《李中堂樂》。歌詞為: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頌龍旗》 
  
  1895年,大清帝國陸軍部成立。1906年,以陸軍軍歌《頌龍旗》作爲代國歌: 
  
  “於斯萬年,亞東大帝國。山嶽縱橫獨立幟,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産博。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
  
    
五族共和歌》(沈恩孚詞、沈彭年曲)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教育部登報公開徵求國歌,後選出沈恩孚作詞、沈彭年作曲的“國歌擬搞”《五族共和歌》刊登於政府公報,歌詞是:
  
  “東亞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民國榮光,錦繡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該歌在30年代之前也被留學美國的中國學生所取用作爲國歌。
  
中華雄立宇宙間》(蔭昌詞 王露曲):
  
  1915年5月,北洋政府政事堂禮制館受命製作國歌,5月23日,啓用新國歌《中華雄立宇宙間》,由總統府高等顧問蔭昌作詞,昆曲家王露作曲。
  
  “中華雄立宇宙間,廓八埏,華胄從來昆侖巔。江河浩蕩山綿延,共和五族開堯天,億萬年”。
  
  1915年12月19日,袁世凱篡權後,親自修改歌詞,將“共和五族”修改爲“勳華揖讓”,取意上古堯將帝位揖讓給舜的故事,意爲民國將江山揖讓給袁世凱。並定爲“中華帝-國”國歌,袁世凱稱帝失敗後該歌作廢。
  
國民革命歌》(廖乾五詞)
  
  1926年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啓用黃埔軍校校歌《國民革命歌》爲代國歌。詞作者廖乾五是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政治部主任、共產黨員,曲調用法國民歌《兩隻老虎》的曲調: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
  
三民主義歌》(孫中山詞,程懋筠曲)
  
  1928年10月,國民黨向社會徵求曲譜,以作爲黨歌。1929年1月10日,國民黨中常會將孫中山1924年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對師生的訓詞爲歌詞,該訓詞由詞曲家易大庵奉孫中山之命撰寫,並由程懋筠譜曲,定爲國民黨黨歌。1936年國民黨政府組成“國歌編制研究委員會”,登報公開徵求國歌歌詞。經該委員會研究,認爲黃埔軍校訓詞,充分表現革命建國精神,不但合乎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且代表中華民國立國精神。國民黨政府因此決定以《三民主義歌》作爲代國歌,1943年定爲正式國歌。現在臺灣中華民國政府也採用此國歌。 
  
  “三民主義,吾党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爲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1940年,在日本人扶持下成立的汪精衛“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所用的國歌仍爲蕭友梅譜曲的《卿雲歌》。

  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國際歌》(歐仁 鮑狄埃詞 比爾 狄蓋特曲)
  
  1931年11月,中囯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佈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選舉産生蘇維埃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毛澤東任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國際歌》作爲國歌。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爲真理而鬥爭!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奴隸們起來,起來,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衝破牢籠。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趁熱打鐵才能成功!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一切歸勞動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蟲!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一旦把它們消滅乾淨,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此外,1950年以前,形式上獨立的外蒙古也以《國際歌》作爲國歌。
  
建國歌》 (鄭孝胥詞曲)
  
  1933年2月24日,在日本扶持下獨立的滿洲國制定《建國歌》作爲國歌,由國務總理大臣鄭孝胥作詞。
  
  “天地內,有了新滿洲,新滿洲,便是新天地,頂天立地,無苦無憂,造成我國家,只有親愛並無怨仇。人民三千萬,人民三千萬,縱加十倍也得自由。重仁義,尚禮讓,使我身修。家已齊,國已治,此外何求。近之則與世界同化,遠之則與天地同流”。
  
  後來《大滿洲國國歌》制定後,《滿洲國國歌》改名爲《滿洲國建國歌》。
  
大滿洲國國歌》(鄭孝胥詞,山田耕筰曲)
  
  1942年9月5日,滿洲國爲紀念“建國”十周年同,重新創作了新的國歌,由滿洲國的多位作曲家作曲,日本人山田耕筰進行了修改,定爲《滿洲帝國國歌》也叫《大滿洲國國歌》。
  
  “神光開宇宙,表裏山河壯皇猷。帝德之隆,巍巍蕩蕩莫與儔。永受天佑兮,萬壽無疆薄海謳。仰贊天業兮,輝煌日月侔”。
  
雪山獅子
  
  此爲西藏噶廈政權在1951年和平解放前的使用的“國歌”:
  
  “雪域聖地,莊嚴佛國,大地衆生普安寧。佛法鼎盛,覺者輩出,無盡燈明照世間。格薩爾王的後裔,雄于世間無人敵。佛法加持的威力,破除一切的惡業重障,雪山獅子,威猛怒吼,正法久住無數劫。獨立來之不易,吾輩永遠銘記,不懼邪惡,前仆後繼,衆生福澤綿無盡。”
  
  臺灣於1894至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被割讓給了日本,此後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前,用日本國歌《君之代》,其後用國民黨政府的國歌《三民主義歌》。
  
君之代》翻譯歌詞:
  
  版本一:
  
  君王(您)的朝代,綿延千代,八千代以至無盡期,直到小石變成巨岩,石上複長滿蘚苔衣
  
  版本二:願我皇長治久安,願我皇千秋萬代,直至細石變成巨岩,長出厚厚的青苔,吾皇盛世兮,千秋萬代;砂礫成岩兮,遍生青苔;長治久安兮,國富民泰。
  
義勇軍進行曲》(田漢詞 聶耳曲)
  
  1949年6月,第一屆政協籌備會把制定新中國國歌的任務交給了由馬敘倫任組長,葉劍英、沈雁冰任副組長的政協籌備會第六小組,並設立“國歌初選委員會”,徵集國歌。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一致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正式確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衆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1976年9月,毛澤東去世。10月,華國鋒任中共中央主席。1978年3月,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決定將國歌歌詞改爲:
  
  “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共產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萬衆一心奔向共産主義明天,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地鬥爭。前進!前進!前進!我們千秋萬代,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1978年12月12至1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華國鋒辭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職務。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決定恢復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原歌詞,並正式定爲國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9B%BD%E6%AD%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