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

臺灣500年大事記

五百年,對於任何一部國家或民族史,可能只如曇花一現,卻成就了台灣一段可歌可泣的歲月。從無主時代ˋ清領ˋ日治至今,台灣風塵僕僕走來。如果,您以前不熟悉這段完全屬於台灣人的歷史﹔那麼,您必須從現在開始瞭解她。
台灣五百年大事記中的台灣年代部分,以實際統治者而定,但鄭成功來台前,台灣並無所屬,反而和西方人接觸頻繁,因此以西元紀年。

西元年代 台灣年代 大 事 記
1544年 1544年 世界歷史首次出現台灣紀錄—葡萄牙水手發現台灣,驚艷之餘,驚嘆為“福爾摩莎”(FORMOSA),意即美麗婆娑之島。
1554年 1554年 世界地圖首次繪出台灣—葡萄牙人歐蒙將台灣納入其所繪製的世界輿圖。
1563年 1563年 中國海盜開始以台灣為根據地,勢力日漸擴大。(林道乾)
1580年 1580年 西班牙耶穌傳教士來台考察。
1590年 1590年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
1592年 1592年 日本海盜侵擾台灣雞籠(基隆)ˋ滬尾(淡水)。
1593年 1593年 日本豐臣秀吉派使節原田孫七郎向台灣呈遞友好國書。
1609年 1609年 日本江互幕府德川家康遣馬晴信來台灣探查。
1616年 1616年 日人村山等安率十三艘兵船,企圖遠征台灣。
1619年 1619年 西班牙多明我教士於前往福州途中,遇到颱風漂至台灣。
1620年 1620年 “台灣”一詞首次出現於明朝政府往來公文書中。
1621年 1621年 明人顏思齊ˋ鄭芝龍屯聚台灣,作為擴展勢力的根據地。
1622年 1622年 荷人艦隊進駐澎湖,於媽宮紅木埕建木柵城。
1623年 1623年 荷蘭人於大員(今台南安平)築木柵城﹔次年,旋因澎湖情勢告緊,無暇他顧而破毀。
1624年 1624年 荷蘭退出澎湖,積極轉進台灣,於今台南安平重建城砦—奧倫治城。(1627年更名為熱蘭遮)
鄭成功於日本誕生。
1625年 1625年 荷蘭人以布匹向原住民交換新港社的赤崁地,並築普羅民遮城。
1626年 1626年 西班牙人進駐台灣北部雞籠(今基隆),作為西人遠東貿易之據點。
1628年 1628年 福建旱災ˋ飢荒。民不聊生之際,鄭芝龍建議巡撫熊文燦獎勵沿海居民移民台灣。
西班牙人進駐滬尾(今淡水),築聖多明哥城(今紅毛城)。
1630年 1630年 七歲之鄭成功到中國的祖籍地。同年,鄭芝龍開始招募閩地飢民來台拓墾。
1632年 1632年 西班牙人由淡水河入台北平原。
西班牙船隻遇颱風漂至蛤仔難(今宜蘭),全部船員遭當地原住民殺害。
1634年 1634年 西班牙人大敗蛤仔難(今宜蘭)社民,並於當地及三貂角建教堂以傳教。
1635年 1635年 荷蘭人用武力征服麻豆社,平埔族人因而掀起反荷大抗暴。
1639年 1639年 日本江戶幕府公佈“鎖國令”,台日貿易於是中斷。
1640年 1640年 荷蘭人於原住民區實施瞨社制度,利用漢人徵收賦稅
1642年 1642年 荷蘭人驅逐台灣北部西班牙人勢力,台灣西海岸全部為荷人統治。
1645年 1645年 明朝唐王賜鄭成功“朱”姓,人稱國治爺。
荷蘭召集原住民平埔族長老,成立評議會。
1646年 1646年 鄭芝龍降清。
鄭成功起師海上,次年屯乒鼓浪嶼,以反清為其職志。
1648年 1648年 荷蘭人於赤崁ˋ麻豆設立學校,教育平埔族人。
1651年 1651年 明太樸寺少卿沈光文遇颱風漂流至台,荷蘭人視為上賓。沈氏曾受荷蘭人之託,和鄭成功討論通商事宜。
1652年 1652年 漢人郭懷—糾集民眾反抗荷蘭暴政,並攻普羅民遮城(今台南赤崁),失敗陣亡。
1653年 1653年 荷蘭人曾建普羅民遮城砲台(今台南赤崁樓),以加強防禦工事。
永明王冊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
1656年 1656年 清廷實施海禁,沿海居民困苦,居民相率走險台灣者眾。
1657年 1657年 荷蘭台灣通事何斌派人暗測鹿耳門海道,以為投鄭成功之準備。
1658年 1658年 台灣通事何斌向鄭成功稱頌台灣之豐饒,言下之意似乎在鼓勵鄭成功取台。
1659年 1659年 鄭成功率兵北伐失敗,退守金門ˋ廈門,乃興起謀取台灣的念頭。
1661年 明永曆15年 鄭成功以何斌及澎湖游擊洪暄為前導,直攻台灣鹿耳門。荷人投降後,鄭成功於台灣立“東都”,設承天府及天興ˋ萬年二縣,在台統治權於是鞏固
1662年 明永曆16年 鄭成功歿,其子鄭經繼位,改“東都”為“東寧”。
何積善等泉州人開墾鹽水港地(今台南縣內)。
1664年 明永曆18年 鄭經棄金門ˋ廈門,退守台灣,陳永華助鄭經建設台灣,同時將中國營建農業技術正式傳入台灣。
1665年 明永曆19年 明朝降將施琅首度率兵攻台失敗,從此清廷不輕易對台言戰,改以招撫的溫和手段。
1666年 明永曆20年 台灣第一座孔廟“全台首學”於承天府落成。鄭經命各社團設學校,並頒布學制定科舉法,台灣的開發和建設於是進入一個新時代。
1670年 明永曆24年 應鄭經邀請,英指揮官客利斯普率船駛抵台灣東寧,並寫信給鄭經,請求通商,雙方成立通商條款三十七條。此為英國人第一次來台。
1671年 明永曆25年 沈光文至羅漢門(今高雄縣境內),教導原住民漢文。
秋收之際,大量漳ˋ泉居民渡海來台拓墾。
1672年 明永曆26年 英商於台灣計劃設立商館,並和明鄭訂定協議條約十三款。
1673年 明永曆27年 沈光文避居目佳溜灣社(今台南縣善化鎮),設立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674年 明永曆28年 鄭經鑄造永曆通寶銅錢,並制訂文武百官制。
1680年 明永曆34年 鄭經西征中國失敗,退回台灣。參軍陳永華逝世,為台灣文教的重大損失。
1681年 明永曆35年 鄭經歿,侍衛馮錫範弒世子鄭克?,擁戴次子鄭克塽繼位,為歷史上著名之“東寧事件”。
1682年 明永曆36年 漢人至哆囉滿(今花蓮),企圖採金。
1683年 清康熙22年 施琅率兵攻打澎湖,台灣納入清廷版圖。施琅並受冊封為靖海將軍。
(註:可參閱臺原出版的<施琅攻台的功與過>)
1684年 清康熙23年 清廷頒布禁止渡台令,下紹台灣隸屬福建省,下設一府三縣(台灣府及台灣ˋ諸羅ˋ鳳山三縣)。
施琅奏請清廷加封媽祖為天后,以感念媽祖對其攻略澎湖時之護佑,澎湖媽祖宮於是正名為天后宮,為全台第一座媽祖廟。同年,並於台灣府建天妃宮(今台南大天后宮)。
(註:可參閱臺原出版的<台灣的王爺與媽祖>)
1685年 清康熙24年 沈光文創東吟社,為台灣詩社之肇始。林謙光完成<台灣紀略>。
1686年 清康熙25年 諸羅知縣樊維屏設新港ˋ麻豆ˋ目佳溜灣ˋ蕭壟四社地方學校,以教育平埔族子弟漢文。
大批客家人入墾淡水溪流域平原(今六堆)。
1687年 清康熙26年 台灣正式開科考試。
1688年 清康熙27年 沈光文逝世,享年77歲。王喜著<台灣志稿>刊行。
1689年 清康熙28年 台灣廈門兵備道王效宗建北坊書院(今台南縣境內)。
1690年 清康熙29年 王效宗及台灣鎮總兵官王行化在鄭式北園別館舊址興建海建寺,嘉慶年間,改名為開元寺。
1691年 清康熙30年 福建同安人王世傑率鄉民移墾築塹埔(今新竹地區),與原住民相處融洽,關係良好。
1693年 清康熙32年 商人陳文ˋ林侃遇風暴漂至岐萊(今花蓮),後與原住民約定交易買賣,為漢人到東部的鼻祖。
台灣知府吳國柱建竹溪書院。
1694年 清康熙33年 台北大地震,盆地部分地塊下陷,海水入侵行成關渡大湖,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等社原住民紛紛走避。
台灣廈門兵備道高拱乾纂修完成<台灣府志>。
1696年 清康熙35年 施琅逝世,清廷頒布的禁止渡台令漸弛,惠ˋ潮二州客籍人士紛紛入墾台灣。
諸羅人吳球策反清起事,失敗被捕處以挺杖而死。
1697年 清康熙36年 杭州人郁永河至台灣西部探險,足跡遍部各原住民聚落,並於第二年完成<裨海紀遊>,成為後人研究台灣平埔族及原住民的重要史料之一。
1700年 清康熙39年 笨港(今北港)十寨居民合資建築天妃廟,後因笨港溪改道,北港及新港居民都在爭媽祖廟正統。
1701年 清康熙40年 諸羅線民合資建保生大帝(今台南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素有開台大道公之名。
福ˋ客移民入墾大甲地區,爾後漢人與原住民道卡斯族爭食田園,長生各種衝突。
1704年 清康熙43年 台灣知府衛台揆建崇文書院於台灣府。
諸羅知縣建諸羅木柵城(今嘉義)。
1709年 清康熙48年 泉州人陳賴章墾號入墾大佳臘地方(今之台北市及部分台北縣區域),台北盆地之墾拓事業於焉興起。
1710年 清康熙49年 鳳山知縣宋永清建鳳山義學。
1711年 清康熙50年 清廷重申嚴厲禁止客家人無照偷渡來台。
1712年 清康熙51年 遼左金人周元文完成<重修台灣府志>。
1714年 清康熙53年 清廷聘耶穌會傳教士來台測量並繪製西岸地圖。
周鍾瑄上任諸羅縣令,對彰ˋ嘉地區之開拓建設貢獻頗多。
1715年 清康熙54年 諸羅縣令周鍾瑄建諸羅ˋ打貓ˋ哆囉國ˋ大武壟四社的平埔族人學校,以教化原住民。
1716年 清康熙55年 岸里社原住民阿莫等入墾貓霧 手束 一帶平原之地(今台中縣ˋ市地區),為台中平原開發之發韌。
1717年 清康熙56年 福建人陳夢林應周鍾瑄之聘,完成<諸羅縣志>之彙編。<諸羅縣志>為台灣現今所有方誌中最重要的一本。
1719年 清康熙58年 半線施世榜築八堡圳(今彰化縣內),此圳為清領時期台灣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設。
1720年 清康熙59年 巡道梁文暄於今台南建海東書院,為全台規模最宏偉的書院。
台灣府學貢生陳文達完成<鳳山縣志>及<台灣府志>之編纂。
1721年 清康熙60年 朱一貴於羅漢門(今高雄縣內門鄉)反清起事,失敗被捕處死。由朱一貴事件醞釀出台灣南部福客械鬥,規模龐大,為台灣史上首次福客械鬥事件。
1722年 清康熙61年 清廷平阿里山ˋ水沙連各社原住民抗暴。
1723年 清雍正元年 清廷於台灣增設彰化縣及淡水廳,並改建諸羅縣木柵為土城,為台灣第一座土製城樓。
1724年 清雍正2年 清廷重建頹圮荒廢的淡水紅毛城,使此城堡之古老風貌能夠保存至今。
福建彰浦人蘭鼎元完成<平台紀略>,對清廷之治台政策,頗多建言。
1725年 清雍正3年 清廷下令禁止砍伐樟樹,以防止漢人因入山伐樟樹,侵入原住民聚落而引起流血衝突。(註:樟樹ˋ蔗糖ˋ茶樹為清代台灣三寶)
1727年 清雍正5年 清廷增設澎湖廳,加強對澎湖之治理。
1728年 清雍正6年 台漢御史夏之芳輯台地科舉優良文章彙編<海天玉尺>,為當地讀書人應考寫作的優良範本。
清廷設立彰化義學。
1729年 清雍正7年 清廷立石畫界,不准漢人擅越界限到原住民地區開墾,以杜絕漢人與原住民衝突ˋ糾紛的產生。
1730年 清雍正8年 福建人陳倫炯參考前人描述並親自實地考查而撰寫<海國聞見錄>,為一本圖誌豐富的史地書籍,並首度提到“平埔”族群。
1732年 清雍正10年 鳳山人吳福生持“大明”旗幟,起事反清,歷時七天之後,被清廷弭平。
清廷規定凡有田產且循規蹈矩者,准攜眷來台。
1733年 清雍正11年 淡水海防廳移至竹塹(今新竹)。清廷增建安平砲台。
1734年 清雍正12年 清廷諭令台灣文武官員,年滿四十且無子嗣者,可攜眷來台。
安溪人驅趕客家人,在今台北公館建立公館庄。
1735年 清雍正13年 彰化眉加臘社原住民的反抗事件層出不窮,北路副將靳光瀚在次年領兵鎮壓。
1736年 清乾隆元年 四川周于仁與湖廣的胡格共同編撰<澎湖志略>,內容包羅萬象,凡有關的地圖ˋ宮廟ˋ文物風俗ˋ詩賦等,皆有詳盡敘述。
林桂山兄弟入墾今高雄美濃地區。
1737年 清乾隆2年 清廷嚴禁漢人擅娶原住民婦女,以防漢人藉通婚之便利,侵犯原住民的土地。
1738年 清乾隆3年 艋舺(今萬華)泉州人創建龍山寺,全部工程於乾隆五年完成,遂為泉州人的宗教信仰中心。
1740年 清乾隆5年 湖南劉良璧訂定海東書院學規,力圖振興學風。
漳州人郭錫留開鑿留公圳(今台北地區),至今留公圳仍在,只是被埋在新生南路地下。
1741年 清乾隆6年 劉良璧完成<台灣府治>之重修。
1744年 清乾隆9年 因受漢人開墾威脅,平埔族之西拉雅族大武壟社群自焦吧年(今玉井)地方,遷移治荖濃溪及楠梓仙溪流域(今高雄縣境內)。
1746年 清乾隆11年 清廷詔准台灣移民攜眷來台。
1747年 清乾隆12年 客家人入墾貓裡(今苗栗)。
淡水廳虎茅庄因桃花盛開,美不勝收而得桃仔園(今桃園)之名。
1748年 清乾隆13年 清廷再度停發准許攜眷來台執照。
1750年 清乾隆15年 晉江人吳洛拓墾台中盆地﹔福建人林成祖開墾擺接一帶(今台北縣新莊市)。
1752年 清乾隆17年 台灣各廳縣立“番界”一石於原住民部落邊界,禁止漢人出入。
1753年 清乾隆18年 龍門書院於斗六設立
1755年 清乾隆20年 林成祖鑿大安圳,灌溉今台北縣土城ˋ中和ˋ板橋一帶田地。
福佬人賴基郎等開墾大姑陷(今桃園大溪)。
1757年 清乾隆22年 諸羅人王克捷中進士,為史上首位登第的台灣人。
1758年 清乾隆23年 清廷令管轄所及的平埔族人學習漢俗ˋ改用漢姓。
1759年 清乾隆24年 諸羅縣城內建玉峰書院。
1760年 清乾隆25年 鳳山知線王英曾於鳳山縣城增建四座大砲台。
1763年 清乾隆28年 汀州貢生胡焯猷於舊宅(今台北縣泰山鄉境內)設明志義學,後改為明治書院。
1766年 清乾隆31年 澎湖通判胡建偉於澎湖建文石書院,並手定學規十條,做為教學方針。
1767年 清乾隆32年 澎湖通判胡建偉完成<澎湖紀略>十二卷,對於澎湖史料的保存功不可沒。
1768年 清乾隆33年 淡水林漢生入墾蛤仔難(今宜蘭)遇害,此後十餘年,無人敢入蛤仔難。
1770年 清乾隆35年 台灣知府蔣元樞於澎湖西嶼設立燈塔,為今日著名之西嶼漁翁島燈塔。
泉州人入墾柑園地(今台北縣樹林鎮),北部地區福客移民爭地衝突就此揭開序幕。
1771年 清乾隆36年 匈牙利人莫利斯.貝尼奧斯基抵台灣東北海岸。返歐後,將他寫的旅台見聞遊記介紹給西方人,並於倫敦結集出版。
1776年 清乾隆41年 清廷為平衡台灣兩性人口,再度准許台灣文武百官攜眷來台,不論年歲若干,有無子嗣。
1777年 清乾隆42年 福客移民爭淡水柑園地(今台北縣樹林鎮),客家人失敗,流亡至竹塹。
1778年 清乾隆43年 漳州人林應寅(板橋林本源家始祖),定居淡水的新莊。
1780年 清乾隆45年 泉州人移墾彰化水沙連堡集集(今南投縣境內)一帶。
1781年 清乾隆46年 諸羅知縣於鹽水港建奎壁書院。
1782年 清乾隆47年 彰化刺桐腳(今雲林縣境)彰泉械鬥,地方騷擾不安,歷時三個多月。
1783年 清乾隆48年 漳州人嚴煙渡台傳天地會,林爽文等人相繼入會。
1784年 清乾隆49年 鹿仔港(今鹿港)正式開港,與福建蒲田蚶江對渡,一時官商雲集,成為中部重鎮。
1786年 清乾隆51年 林爽文打天地會名號,反清起事,呼應者眾,前後歷時十四個月之久,而被清廷弭平。
鹿港富賈合資完成龍山寺之興建,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寺廟之一。
1787年 清乾隆52年 諸羅縣民因助清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清廷正式將諸羅改名為嘉義。
漳州人吳沙開墾三貂嶺,為吳沙移墾蛤仔難計畫的序曲。
1788年 清乾隆53年 福佬人拓墾琅嶠(今恆春)一帶。
1795年 清乾隆60年 天地會餘黨陳周全等人再度起事攻陷鹿港,破彰化城,於田中央庄(今溪湖鎮田中里)遭伏擊而潰敗被捕。
1796年 清嘉慶元年 漳州人吳沙率眾進墾蛤仔難(今宜蘭),受原住民平埔族人阻撓攻擊,但也為漢人在蛤仔難之拓墾奠定基石。
1798年 清嘉慶3年 吳沙病逝,其侄吳化克紹其裘,繼續開墾二圍ˋ三圍ˋ湯圍等地。
1800年 清嘉慶5年 海盜蔡牽首次進犯鹿耳門,事敗逃離。
1802年 清嘉慶7年 小刀會白起謀反起事,為清廷所平。
1804年 清嘉慶9年 中部(彰化)平埔族人潘賢文因犯罪被清廷通緝,率眾一千多人流亡至蛤仔難,為平埔族四大遷徙之第一件。
1805年 清嘉慶10年 蔡牽於滬尾自立為王,以“光明”為國號,並攻擊竹塹ˋ鳳山ˋ東港。
1806年 清嘉慶11年 王得錄圍剿海盜蔡牽於鹿耳門外海。
彰化彰泉械鬥,中部亂事長達數月。
1807年 清嘉慶12年 王得錄破海盜朱濆於大雞籠港內,朱濆倉皇而逃。
1808年 清嘉慶13年 水返腳(今汐止)居民開闢錫口(今松山)到水返腳道路。
1809年 清嘉慶14年 中ˋ北部彰泉械鬥,居民死傷甚多。
1810年 清嘉慶15年 清廷將蛤仔難納入版圖,改稱葛瑪蘭。
台灣監生黃拔萃在縣城薦引心書院。
1811年 清嘉慶16年 知縣知府楊桂森於彰化建主靜書院。
1812年 清嘉慶17年 台灣知府楊廷理於葛瑪蘭建仰山書院。
1813年 清嘉慶18年 台灣知府楊廷理著<開台灣後山葛瑪蘭說略>,提議開墾台灣後山。
1814年 清嘉慶19年 鳳山知縣吳性誠於縣治設鳳儀書院。
西螺有振文社之籌建,為振文書院之前身。
1815年 清嘉慶20年 台灣貢生郭萃等於阿猴(今屏東)建屏東書院。
彰化縣八卦山上十二座砲台建設完工。
1816年 清嘉慶21年 郭百年入墾水沙連,濫殺原住民,被撤消開墾執照,清廷並於次年在集集ˋ烏溪立石碑,禁止漢人出入。
1820年 清嘉慶25年 海盜盧天賜進犯滬尾(今淡水),當地駐兵起而抵抗。
1821年 道光元年 泉州移民蘇士尾到蘇澳地區開墾。
1822年 道光2年 台江(今台南市區赤崁樓附近)連日因狂風暴雨導致泥沙淤積,河川遂成平地,港口外移至鹿耳門。
1823年 道光3年 中部道卡斯ˋ貓霧手束等五族因漢人入墾,恣意霸佔其生存空間,而流亡至埔里盆地,這是台灣史上為平埔族四大遷徙之第二件。
1824年 道光4年 鹿港官紳荷見文開書院,成為鹿港文教發祥地,建院以來,培養不少傑出人才。
1825年 道光5年 樟腦漸成為西方人覬覦的重要軍工物資,清朝在艋舺建工廠,兼辦樟腦業務。
1826年 道光6年 清廷開烏石港為葛瑪蘭廳正式的港口,與中國對渡。
1827年 道光7年 英國人偷偷到淡水販賣鴉片,被清廷查獲。
1828年 道光8年 淡水吳全眾率二千八百餘人入墾今花蓮壽豐一帶,建吳全城。
1829年 道光9年 高雄ˋ屏東地區的西拉雅族人,越山流亡台東,在花東縱谷建大庄(今花蓮東里)等部落,此為平埔族四大遷徙之第三件。
1830年 道光10年 鳳崗書院於鳳山成立。
陳國瑛等人完成<台灣採訪冊>﹔澎湖通判蔣鏞完成<澎湖續編>。
1831年 道光11年 縣臣朱懋於今南投建藍田書院。
1832年 道光12年 陳淑均ˋ李廷璧分別完成<葛瑪蘭廳志>初稿及<彰化縣治>共12卷。
1833年 道光13年 淡水ˋ新竹ˋ桃園一帶彰泉械鬥ˋ福客各庄互相殘殺,禍延數年。
1834年 道光14年 福客兩籍人集資組成“今廣福”墾號,以北埔為中心,從事開墾。
1835年 道光15年 嘉義縣民於笨港建登雲書院。
1836年 道光16年 美國傳教士戴維斯著<中國總誌>,書中肯定台灣優越之通商地位。
1837年 道光17年 葛瑪蘭通判柯培元著<葛瑪蘭志略>。
1838年 道光18年 鳳山知縣曹謹完成曹公圳,引水灌溉,並於道光21年完成擴建工程,撐曹公新圳,以補舊圳之不足。
1840年 道光20年 福佬人由三峽進入福德坑地開墾。
漳州潘定民於芝山巖文昌祠辦義學。
1841年 道光21年 中英鴉片戰爭,英軍船艦進犯台灣西部沿岸。
1843年 道光23年 淡水同知曹謹於艋舺資建文甲書院,積極辦學以振興台北學風。
1845年 道光25年 鉅富林國華興建板橋林宅,弼益館完成。
1847年 道光27年 閩浙總督劉韻珂來台勘查,並將艋舺文假書院更名為學海書院。
登瀛書院於今南投草屯地區成立。
1848年 道光28年 英人戈登將雞籠煤礦勘查報告,在皇家地理學會發表。
1850年 道光30年 麻豆郭家移植文旦種植,為麻豆文旦之始。
台灣兵備道徐宗幹訂“全台紳民公約”六條,以禁絕英國鴉片的輸入。
1851年 咸豐元年 鄭尚入墾卑南(今台東),為漢人入墾台東之始。
全台規模最小的玉山書院於台灣茄冬南堡(今嘉義)成立。
1852年 咸豐2年 陳淑均完成<葛瑪蘭廳志>之彙編。
1853年 咸豐3年 艋舺頂下郊拼,福建同安人敗走大稻埕,遂成大稻埕地方建設之生力軍。
平埔人葛瑪蘭族之加禮宛等六社人,因漢人入侵家園無以維生,而舉族遷往花蓮美崙溪畔,建加禮宛六社,此為平埔族四大遷徙之第四件。
1854年 咸豐4年 淡水干頭庄(今台北市北投區關渡)貢生黃景寅於家鄉設立學校,人稱“關渡先生”。
1855年 咸豐5年 鄭尚教台東卑南族人農業耕作方法。
1857年 咸豐7年 彰化和美道東書院成立,佔地廣大,為台灣由民間籌建數一數二的大型書院。
1858年 咸豐8年 英人郇和遍遊台灣沿海各地,整理有關台灣民族ˋ動植物論文多篇,歸後著<台灣島視察錄>。
1859年 咸豐9年 大稻埕同安人建霞海城隍廟,該廟於是成為同安人團結合作的代表。
1860年 咸豐10年 中英法北京條約中開淡水ˋ安平為通商口岸。
1861年 咸豐11年 清廷改樟腦為國營事業,禁止民間買賣樟腦。
菲國多明我教會傳教士郭德剛到萬金庄(今屏東縣境內)平埔族部落傳教,並建立教堂。
1862年 同治元年 天地會戴潮春起事反清,攻占彰化等地,事變長達三年之久。
1863年 同治2年 板橋林家捐款籌建大觀義學。
1865年 同治4年 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英籍)來台傳教,並於第二年創設旗後“新樓醫院”(今台南市東門路),為台灣第一所現代化醫院。
1866年 同治5年 英人陶德引進福建安溪茶苗到淡北種植,並於艋舺設茶葉烘培廠。
英國建領事館於打狗哨船頭山上(今高雄市鼓山區),現今的高雄市史蹟文物陳列館就是該領事館遺址。
1867年 同治6年 林豪纂<淡水廳志>
劉明燈總兵於草嶺設立虎字碑和雄鎮蠻煙碣。
1869年 同治8年 屏東萬金天主堂重新修建,對當地的平埔族文化ˋ信仰產生鉅大影響,萬金天主堂之建築至今仍完整保存。
1870年 同治9年 艋舺居民合建艋舺淡北育嬰堂,以收容孤兒和棄嬰。今台北廣州街上的育嬰堂碑,為淡北育嬰堂遺址。
1871年 同治10年 琉球漁民遇風暴漂流到台灣,為牡丹社原住民殺害。日人籍琉球為其藩屬之名,向清廷抗議,清廷卻辯稱琅嶠為化外之地,置之不理,日本乃決定進兵台灣。
長老教會牧師甘為霖抵達台灣南部進行傳教工作。
1872年 同治11年 長老教會牧師馬偕抵淡水,藉醫療工作展開傳教。從此馬偕與甘為霖牧師分據北ˋ南兩地傳道,基督教長老會於無形中成南北教派對立局面。
1873年 同治12年 日本人樺山資紀偽裝來台,刺探台情。
1874年 同治13年 日本正式出兵台灣,遊琅嶠(今恆春)登陸,雙方於石門天險激戰,並血洗牡丹社,史稱“牡丹社事件”。
清廷奉派沈葆楨為欽差大臣,主持台灣防務,監理各國事務大臣。
1875年 光緒元年 清廷解除內地人民渡台禁令,於廈門汕頭及香港各地社招墾局。
清廷增設台北府及淡水ˋ宜蘭ˋ新竹等縣。
1876年 光緒2年 清廷聘請英國工程師以西法開基隆煤礦。
1877年 光緒3年 周有基查勘紅頭嶼(今蘭嶼),建議清廷將之收入版圖。
1878年 光緒4年 清廷招募福建居民至台灣後山開墾,移民人數眾多。
1879年 光緒5年 長老教會牧師馬偕募捐建立馬偕醫館,為台灣北部第一家現代化醫院。
1880年 光緒6年 台北府治建台北儒學及登瀛書院。
1881年 光緒7年 秀姑巒溪山洪爆發,道光九年因躲避漢人流亡至花東縱谷之西拉雅人,因避水患紛紛南移至今花蓮富里到玉里間,面臨再度遷徙之命運。
1882年 光緒8年 馬偕於淡水創建理學堂大書院(於今淡水工商內,又名牛津學堂)。
台灣縣設明新書院(於今集集)。建台北城。
1883年 光緒9年 淡水女學堂落成開學,招收學生皆為平埔族人。
南台灣最著名的鵝鸞鼻燈塔落成啟用。
1884年 光緒10年 中法戰爭,法軍進攻基隆ˋ滬尾,死傷者眾,法司令部弧拔下令封鎖台灣各港口。
1885年 光緒11年 台灣正式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
1886年 光緒12年 台南知縣沈受謙改建台南引心書院為蓬壺書院。
1887年 光緒13年 天主教神父何安慈到台北傳教,並在蘆洲及大稻埕設立天主教堂。
清廷建英才書院於苗栗,並於台北設中西學堂。
1888年 光緒14年 後山西拉雅人反清吏之暴虐無道,殺死徵稅官吏雷福海嚴,抗暴情緒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終於引發“大庄事件”,西拉雅人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1889年 光緒15年 台中城內建台灣府考棚及宏文書院。
淡水河鐵橋完工,為今台北大橋之前身
1890年 光緒16年 磺溪書院於大肚建立。
台北電報總局設電報學堂,廣招人才。
1891年 光緒17年 彰化興賢書院開始興建。
邵友濂任台灣巡撫縮減新政建設,並撤消西學堂。
1892年 光緒18年 清廷於基隆設金砂總局,管理砂金之開採事宜,並分別在瑞芳ˋ暖暖ˋ頂雙溪ˋ四腳亭設支局。
1893年 光緒19年 朋道ˋ崇基書院分別於台北ˋ基隆興建。
台北到新竹的鐵路完工,全部工程歷時二年餘,並於第二年開始通車。
1895年 光緒21年 後山西拉雅族人不滿清吏的欺壓,再度謀反,燒毀玉里觀音山教堂,為著名的“觀音山事件”。
甲午戰爭結束,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895年 明治28年 台灣正式成為日本版圖,台灣成立台灣總督府,首任總督為樺山資紀。
1896年 明治29年 琅嶠十八社首領潘文杰捐款,協助恆春日語傳習設立分校,校址則在排灣族豬勞束社內(今滿州里德村)。
1897年 明治30年 日治第三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以招撫原住民為其治理重點,從原住民教育著手舉行“藩政”會議,廣徵意見。
1898年 明治31年 日人分別於台南和台北設本派本願寺學校和大谷派本願寺學校,這是佛教學校首次在台灣設立。日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上任,提出三項治台政策,內容指稱因台灣人恐懼死亡ˋ愛面子ˋ貪錢,所以須以高壓統治,必要時可以金錢和名利收買台灣人心。
英國人必麒麟所寫之<Pioneering in Formosa>於英付梓。該書為必麒麟於1864到1870年間之旅台見聞遊記,對於台灣原住民的著墨頗多。
(註:臺原出版社出版的<發現老台灣>即為<Pioneering in Formosa>之中譯本,想瞭解西方人眼中的原住民世界,絕不可錯過此書)。
1899年 明治32年 台灣總督府維持樟腦品質和防止漢人原住民衝突,宣佈樟腦專賣,同時設立樟腦局。
1900年 明治33年 黃玉階醫師於大稻埕創立“天足會”,倡導“天然足”運動,為近代婦女運動之先聲。
1901年 明治34年 台灣第一現代圖書館─“私立台灣文庫”於淡水落成,在保存台灣史料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長老教會牧師馬偕病逝,享年58歲。
1902年 明治35年 尹能嘉矩出版台灣志。
1903年 明治36年 林獻堂等人成立“櫟社”,以發揚漢學為己任。
日政府成立“藩地事務調查委員會”,將原住民行政事務歸警察管理。同時決定積極開發山地資源,於險要山區,開闢道路,圍困原住民,其目的除使原住民歸順外,另有企圖開採山林內豐富的森林ˋ礦藏和樟腦等資源。
1904年 明治37年 嘉義達邦山區派出所設立學校,教導原住民子弟唸書習字,這是警察辦學之首例。
台南到斗六之鐵路完成通車。
1905年 明治38年 台灣實施第一次戶口普查,平埔族佔全部人口的1.53%,高山原住民則為1.2%。
1906年 明治39年 台灣總督府成立“藩務課”,企圖以武力使原住民歸順。
1907年 明治40年 台北自來水工程開工,這套自來水系統大部分仍使用至今。
1908年 明治41年 台灣縱貫鐵路完成全線通車。總督府為紀念通車,特地於嘉義設北回歸線搭標。
1909年 明治42年 台北謝汝銓等人於艋舺平樂遊酒樓創“瀛社”,以詩會友,宣揚漢詩之美。
1910年 明治43年 總督府開始第三期“五年理藩計畫”,深入原始部落,開拓道路。對於不合作的原住民則採去掃蕩的方式,手段較前二期激烈。
1911年 明治44年 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通車,全長74公里,興建目的在於運輸阿里山豐富的山林資源。
1912年 大正元年 台灣竹農不滿日人官商勾結,對竹農予取予求,而引發林圯埔抗日事件。
1913年 大正2年 日總督府派比亞毫社(今滿州里德村)。首領威郎.台雅為領隊,組織南湖大山探勘隊,深入勘查,為攻打太魯閣族原住民行動做事前準備。
1914年 大正3年 淡水長老教會中學校創立,校址於傳教士馬偕設立的理學堂大書院。
日總督府以三個月時間攻下太魯閣族,戰況激烈,史稱“太魯閣事件”。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更於視察期間,因墜落在西卡夫妮社(今碧綠附近)山區而受傷,一年後負傷死亡。
1915年 大正4年 台北新公園內的台灣省立博物館竣工,該館原為總督府附屬紀念博物館,建館時的資金籌措大部分來自台灣人民的捐款。
余清芳等人於台南西來庵藉佛祖聖地宣傳抗日思想,並籌畫抗日行動,不幸事蹟敗露,日軍趁機濫殺無辜,屠殺當地居民三千餘人,史稱“西來庵事件”。
1916年 大正5年 依圓山坡地地形而建的台北圓山動物園落成,帶給無數台灣人美好童年回憶。
1917年 大正6年 台灣總督府公佈“台灣新聞紙令”,規定報紙發行前必須交警務單位審查,違者則禁止發行。
1918年 大正7年 台中櫟社社員蔡惠如ˋ林幼春等人倡立“台灣文社”,以企圖挽救日漸式微的漢學文化。
1919年 大正8年 總督府公佈“台灣教育令”,准許台灣人與日本人就讀同等學校。
日本治台政治中心─台灣總督府落成(今之總統府),第一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上任。
1920年 大正9年 連橫完成<台灣通史>之著作,全書三冊,分二年出版,為後世研究台灣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台灣青年>創刊,帶領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並造成台灣新舊文學論爭的開始。
1921年 大正10年 全台人士創立“台灣文化協會”,假台北市靜修女學校行成立典禮。台灣文化協會之成立宗旨在提昇台灣文化,同時宣揚民族主義。
(註:台灣文化協會之變遷,可參閱臺原出版的<台灣文化協會滄桑>)。
1922年 大正11年 竹南至彰化海線縱貫鐵路全線通車,以彌補山線縱貫鐵路運輸能力之不足。
<台灣青年>雜誌社解散,<台灣>雜誌誕生,為“台灣文化協會”的附屬刊物。
1923年 大正12年 <台灣>雜誌社為普及白話文,另於日本發行<台灣民報>,並設文藝欄,為台灣報紙副刊之濫觴。
1924年 大正13年 宜蘭線鐵路通車,沿線地區為台灣煤礦礦藏豐富地帶,因此意義非凡。
1925年 大正14年 尹能嘉矩病逝。二年後,在其學生版澤武雄努力奔走下,尹能的研究大成<台灣文化志>終於付梓。為研究台灣歷史ˋ人文ˋ民族等之權威。
台灣高山原住民花岡一郎進台中師範就讀,為首位高山原住民師範生。
1926年 昭和元年 台南“安平運河”竣工。
1927年 昭和2年 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於台北樺山小學開幕,台展遂成為日後台灣美術發展的主導。
台灣文化協會左右派分裂,台灣民眾黨成立,為台灣史上第一個反對黨。
1928年 昭和3年 台北帝國大學設立,及今台灣大學之前身。
1929年 昭和4年 蔣渭水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致力於工人生活和福利的改善。
1930年 昭和5年 泰雅族霧社抗日事件爆發,族人死傷過半,至翌年第二次霧社事件終了,起事六社只剩族人二百餘,日人更強迫這些族人遷移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
<台灣民報>更名為<台灣新民報>,為台灣新文學作品的重要刊載園地。
1931年 昭和6年 蔣渭水逝世,為台灣民族社會運動史上之一大損失。
1932年 昭和7年 台灣第一家百貨大樓“菊元百貨公司”落成。
1933年 昭和8年 於台北帝大教書的村上直次郎彙編<新港文書>,交由台北帝大文政學部發行,內容蒐羅台灣南部西拉雅族留存之土地契約書。
1934年 昭和9年 <台灣文藝聯盟>成立,為推展台灣新文學運動而發行<台灣文藝>。
日月潭第一期水力發電廠竣工啟用,興建工程費時15年。
1935年 昭和10年 全台首屆市會議員及街庄,協議員選舉,民眾反應熱烈,投票率相當高,時年台灣人口達531萬5千多人。
1936年 昭和11年 楊逵創辦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台灣新文學雜誌>,為台灣作家開闢寫作園地。
1937年 昭和12年 日政府為推行“皇民化運動”,全面禁止使用漢文,各報章雜誌之漢文欄,均奉令停刊。
台灣總督府內務局規劃大屯山ˋ次高山(雪山ˋ含太魯閣)ˋ新高山(玉山ˋ含阿里山)三個國家公園,為台灣國家公園規劃之始。戰後之國家公園,除墾丁及雪霸外,大都依原有之規劃設計。
1938年 昭和13年 為戰爭期間安全考量,台灣施行全台燈火管制。
1940年 昭和15年 總務長森岡藉“皇紀紀元2600年”當天,發表准許並鼓勵台灣人改換日本姓名,半年之後,更改人數只有168人,效果不彰。
日本作家西川滿發行<文藝台灣>,為一本純日文學雜誌。
1941年 昭和16年 池田敏雄創辦<民俗台灣>月刊,日本畫家立石鐵臣逐期連載<台灣民俗圖繪>,為40年代台灣映像刻繪出珍貴紀錄。
(註:臺原出版社於1994年一月出版的<巧筆刻繪生活情>中,蒐錄立石鐵臣為<民俗台灣>刻繪的版畫80幅。想一窺40年代台灣樸素風貌,絕不可錯過此書。)
1942年 昭和17年 日實施志願兵制度,徵集原住民編成“高砂義勇隊”,遠赴菲律賓作戰。
1943年 昭和18年 日本在台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頒令廢止私塾。第二年,登記就學之兒童以占70%強。
“台灣新聞學之父”─賴和病逝。
日本音樂家黑澤龍朝來台灣採集原住民音樂。
1944年 昭和19年 日治末代總督安藤立吉上任。二年後,安藤於上海戰犯牢獄自殺身亡。
1945年 昭和20年
民國34年 日本戰敗投降,中國政府完成台灣接收工作。
吳濁流完成<亞細亞的孤兒>長篇小說,文中對台灣人悲情命運多有著墨。
1946年 民國35年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常有持槍的武裝員警藉權欺壓百姓,不斷滋擾生事,因而引發新營ˋ布袋ˋ員林三大社會暴動事件,為1947年的“228事件”埋下禍端。
1947年 民國36年 查緝私煙案引爆“228事件”─由於長年累月台灣人民對政府之政治壓迫及昏庸官員之不滿,加上戰後新移民歧視台灣人等種種因素,終於發生群起抗暴事件,事變發生後,國民政府依然故我,採大力鎮壓和濫意屠殺之手段,使許多無辜人士平白葬送寶貴生命。
四十多名鄒族人集體為“228事件”時襲擊機場一事自首。
1948年 民國37年 台灣省主席魏道明成立台灣省通志館,以整編台灣文獻ˋ撰寫台灣省通志。
1949年 民國38年 台灣全島進入戒嚴時期,並通過“懲治叛亂罪犯條例”,對島內人民之活動做許多不合理限制。
國民黨軍潰散敗退台灣,中央政府正式遷台。
1950年 民國39年 國民政府實施“白色恐怖”,以利高壓統治,並濫捕無辜知識分子,扼殺許多有為精英,令人遺憾。
台灣正式實施地方自治,重新調整行政區域,縮小縣市所管轄的範圍。
1951年 民國40年 <台灣風物>創刊,以季刊方式為台灣民俗傳統采風做詳盡的紀錄。
1952年 民國41年 國民政府以“改善民俗,節約拜拜”為由,對於各地的迎神賽會及祭祀加以限制,使台灣通俗信仰的發展,受到壓迫及箝制。
1953年 民國42年 橫跨濁水溪之西螺大橋完成通車,為當時遠東地區最長的公路大橋。
日本音樂家黑澤龍朝於巴黎國際民俗音樂大會中介紹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造成國際間的轟動。
1954年 民國43年 台大人類學系與台北市文獻會共同合作完成圓山貝塚的挖掘工作﹔南投文獻會於集集附近洞角地方完成史前遺物的挖掘。
1955年 民國44年 由民間籌畫拍攝的影片<六才子西廂記>上映,為台灣影史上的第一部福佬語電影。
陸軍上將孫立人因涉嫌包庇匪諜郭廷亮,被蔣中正罷免官職,到1990年他逝世前,一直被軟禁在台中,此案至今仍為一大懸案。
1956年 民國45年 大專院校正式採聯合招生,舉辦第一次聯考。
鍾理和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獲中華文藝獎第二名,但遲至1961年才由<聯合報>連載。
1957年 民國46年 鍾肇政編<文友通訊>,希望藉刊物的發行,以聯繫台灣省籍作家,共同為台灣現代文學努力。
1958年 民國47年 第三屆亞洲運動會於日本東京展開序幕,阿美族楊傳廣等人勇奪六面金牌。
台北文獻會發現大坌坑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觀音山後山山麓,為台灣考古史的重大發現之一。
1959年 民國48年 中橫公路宜蘭支線通車,中橫公路工程到此完全告一段落,後因八七水災而延至第二年通車。
台灣中南部連日暴風雨,導致河水暴漲,造成歷年來最嚴重的八七水災,損失慘重。
西藏抗暴紀念日(1959.3.10)
1960年 民國49年 鄉土文學作家鍾理和病逝,其作品常流露出對母土的真摯情感及熱愛,為50年代台灣鄉土作家之翹楚。
<自由中國>雜誌社社長雷震籌設新黨期間,以涉嫌叛亂罪名被判刑10年,新黨籌設便告中斷。1961年 民國50年 臺北市中華路的中華商場完成改建,商家雲集。都市急遽發展後,漸漸成為交通毒瘤,1992年因捷運之施工,終於面臨拆除的命運。
鍾肇政首部長篇小說<魯冰花>開始在<聯合報>副刊連載。
1962年 民國51年 <傳記文學>創刊,第一任主編為劉紹唐。
以台灣獨立為訴求之施明德等人,被冠以叛亂罪名而遭逮捕。
1963年 民國52年 被誤列入邪教的一貫道宣佈解散各級組織。直至1988年,經各界有心人士奔走,一貫道才得以重見天日,成為合法宗教團體。
花蓮國際港擴建工程完工,為加速台灣東部開發的大功臣之一。
1964年 民國53年 具防洪ˋ發電等多項功能的石門水庫,在歷時八年後全部工程終於興建完畢,景色優美的石門水庫,也成為渡假休閒的好去處。
吳濁流發行<台灣文藝>雙月刊﹔陳千武等現代詩人合創<笠>詩刊。此二份刊物皆為戰後台灣本土文學的重鎮。
1965年 民國54年 教育部將大專聯考分為甲ˋ乙ˋ丙ˋ丁四組,原意是希望每位學生皆能適性發展,結果大部分學生為了擠窄門,糊裡糊塗選讀熱門科系。
鍾肇政完成<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之彙編,並由文壇社出版發行。
1966年 民國55年 吳濁流創辦的“台灣文學獎”首屆頒獎,鍾肇政ˋ鍾鐵民ˋ七等生等人均獲獎。
第一所空中商職於台北成立,透過廣播媒體輔助教學,為台灣史上的首例。1967年 民國56年 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並擴大行政範圍。
1968年 民國57年 政府將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從此國小學童再受初中入學考試之壓力,但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只是把壓力延伸到國中生身上。
原住民布農族紅葉少棒隊與日本少棒隊舉行比賽,以七比零之佳績大勝日本隊,為台灣少棒隊在國際交誼賽中的勝利,首開先河。
1969年 民國58年 台大考古隊在台東八仙洞遺蹟進行挖掘,此遺蹟的發現,將台灣前史的研究,又往前延伸了六千年。
1970年 民國59年 蔣經國於紐約遇刺而毫髮未傷,執行任務的二人黃文雄ˋ鄭自才當場被捕,黃ˋ鄭為台獨聯盟旗下的學生。
1971年 民國60年 橫跨澎湖白沙嶼和西嶼的跨海大橋完成通車大典,因程度超越西螺大橋而躍升為遠東地區最長的公路大橋。
1972年 民國61年 臺ˋ日斷交,國內發起一連串抵日活動。
1973年 民國62年 <文學季刊>創刊,尉天聰為首任主編,以標榜本土化文學為宗旨。
大學聯招會改人工閱卷為電腦閱卷,全部流程皆以電腦化處理,以節省時間。
呂柄川首先以台灣原住民音樂為研究對象,獲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
1974年 民國63年 數十位中外環保人士舉行集會座談,建議政府設立自然環境保護區,以挽救日漸破壞的台灣生態環境。
1975年 民國64年 蔣介石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嚴家淦在隔天宣誓就任總統。
黃信介發行<台灣政論>月刊,出版四期後便告停刊。
1976年 民國65年 時年57歲素人洪通於台北美新處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他鮮豔明麗的半抽象畫作,在非學院派中,獨樹一格。
名作家吳濁流逝世,享年77歲。吳氏為台灣文學史上的瑰寶,曾創辦<台灣文藝>雜誌。
1977年 民國66年 台灣文壇掀起了鄉土文學論爭,回歸鄉土的本土寫實文學一時間蔚為潮流,成為熱門話題。
桃園中壢213投票所發生選舉糾紛,引起激烈的群眾事件,史稱“中壢事件”。
1978年 民國67年 南北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為南北兩地往來交通節省不少時間,但用不到幾年,便成“全世界最大的停車場”。
由許常惠領導的台灣省民族音樂調查深入叢山輯錄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的歌謠採自然和絃合唱和平行唱法,少有樂器伴奏,繁複多變的歌唱技巧,為世界音樂史上的珍寶。
1979年 民國68年 <美麗島>雜誌創刊,全部社員均為黨外人士,以發展台灣民主運動為鵠的。推動期間,困難重重,於是年底在高雄發生美麗島集會警民衝突事件,<美麗島>雜誌被迫停刊,為著名的“美麗島事件”。
鄉土文學作家楊青矗和王拓因參與“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
1980年 民國69年 聯結蘇澳和花蓮間的北迴鐵路正式通車,解除花蓮地區長久以來其他地區聯絡不易的缺點,然而北迴鐵路車票一票難求,也早為各界所詬病。
台灣大學考古隊展開卑南遺址挖掘工作,著名的板岩石板棺就是由卑南遺址所出土。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正式成立,以服務為宗旨,接受消費者申訴並針對坊間販售物做檢驗評估,以防消費者蒙害。

1981年 民國70年 恆春的台灣民謠歌手陳達車禍身亡,在他76年的人生旅途中,有60年是在手抱月琴的吟唱生活中渡過。
1982年 民國71年 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正式成立,為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區內屬熱帶性氣候,具複雜多變的地形景觀和生態景觀。
台北土地銀行古亭分行發生五百萬元重大搶案,搶案主角李師科的故事還曾被搬上銀幕。
1983年 民國72年 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通過大學聯考新方案,將考生依性向及興趣分類並採先考試後填志願的方法,做為分發標準,預計於73年度起實施。
布農族青年田雅各發表<拓拔斯.搭瑪匹瑪>,而受文學界肯定。
1984年 民國73年 台北縣土城鄉海山煤礦傳大災變,造成八十餘名礦工罹難,現場一片愁雲慘霧﹔事隔一個月,再傳瑞芳煤礦坑內發生火警,一百多名礦工中,只剩二十名生還者,情況悲悽,令人為之鼻酸。
對賴和於1958年被逐出彰化忠烈祠一事深感不滿,因此起而平反。台灣原住民權益促進會成立,揭開台灣原住民運動序幕。
1985年 民國74年 玉山國家公園及陽明國家公園管理處陸續設立,對玉山和陽明山兩地的生態環境具相當程度的保護意義。同時提供給國人兼具休閒與知性的旅遊空間。
楊逵病逝,享年80歲。終其一生活躍於台灣文壇,曾於1949因著<和平宣言>而遭逮捕,過了12年的牢獄生涯。
1986年 民國75年 民主進步黨,於白色恐怖未除的情況下毅然成立,為戰後第一個反對黨,第一任主席為江鵬堅。
台北圓山動物園舉行搬家大遊行,盛況空前,行經路線擠滿圍觀民眾,新園則位於台北木柵。
阿里山鄒族19歲青年湯英伸向警方自首,承認殺害北市新生北路洗衣店一家三口。第二年經法院審理被判死刑,社會各界喧然大波,群起聲援,帶給大家重新省視長久以來的原住民問題。

1987年 民國76年 政府正式宣佈台灣包括澎湖地區戒嚴解除,同年並解除“報禁”。
“台灣筆會”正式成立,對台灣文化之推廣,不遺餘力,為一本土化筆會。
原權會要求更改吳鳳鄉鄉名為阿里山鄉,刪改教科書中過分美化的吳鳳故事,並於嘉義縣政府舉行抗議活動。

1988年 民國77年 中ˋ南部農民北上遊行請願,要求政府禁止進口美國水果ˋ火雞肉,卻與警方發生火爆流血衝突,雙方僵持不下,為此事件受傷者達百餘人。因為遊行日期為五月20日,史稱“五二0事件”。
由“雅美青年聯誼會”發起,為反對核能電廠設立的示威抗議活動,於蘭嶼揭開序幕。
原住民知青多奧等人聚集嘉義市火車站前拆除吳鳳銅像,從此破除虛擬的吳鳳神話,為原住民活動中重要轉戾點。事件主要策劃者多奧,不幸於1994年五月被不同政治理念者,用汽車壓輾身亡。

1989年 民國78年 臺原出版社暨基金會正式創立,在林經甫博士的領導下,大力推廣本土研究與常民文化,為民間本土文化運動主力推動單位。
“無殼蝸牛族”參與萬人露宿街頭的活動,抗議房價的不合理。露宿活動分別於台北忠孝東路和台中中山公園進行。
全世界第一份原住民主持的報紙─<原報>,正式創刊。
1990年 民國79年 萬名學生在中正廟集合,要求國民大會解散ˋ老國代下臺,為台灣近代最大規模的學生運動,史稱“三月學運”。
“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成立,為保存“客家文化”,爭取客家人權益而奮鬥。
1991年 民國80年 “獨臺會”事件爆發,為解嚴後另一白色恐怖事件,被稱為現代文字獄,舉國譁然。
1992年 民國81年 政府正式公佈<二二八研究報告>,但因內容避重就輕,社會大眾普遍不滿意。
1993年 民國82年 台灣電影<囍宴>(由李安導演)榮獲威尼斯影展銀棕櫚獎及柏林影展金熊獎,於國際影壇大放異彩,可惜卻因台灣沒有獨立國名,不能名正言順地以台灣之名參展。
1994年 民國83年 原住民正名運動,於“台灣原住民文化會議”中,首次獲得李登輝回應,國民大會及立法院都積極運作於憲法中加入原住民條款,以示尊重原住民。平埔族中的葛瑪蘭族並積極爭取為第十族。
立法院刪除民意代表ˋ鄉鎮市長選舉的學ˋ經歷限制,從此以學歷掛帥的台灣選舉,應可獲得改善。
戰後四十年來,台灣人被剝奪的地方自治權利,終於還給人民,首度全面民選省市長於十二月舉行投票。



--------------------------------
台湾500年大事记(公元1500年~2000年)----大陆版本

約3萬年前,臺灣原住民的祖先“左鎮人”從大陸東南沿海到達臺灣。
公元前15000年公元前3000年,臺灣臺東縣出現標幟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特徵的長濱文化。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以新石器時代為特徵的臺灣大坌坑文化出現。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臺中縣出現牛馬頭文化。
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500年,臺灣屏東出現鵝鑾鼻文化。
公元前2500年,臺灣地區出現與大陸文化有密切淵源的新石器文化“鳳鼻頭文化”。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年,新店溪、淡水河、臺北盆地出現園山文化。
200年,從苗栗到彰化的海岸地區出現標幟進入鐵器時代番仔園文化。
230年,吳王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1萬餘名官兵“浮海求夷洲”。
607、608年,隋朝將軍朱寬兩次橫渡臺灣海峽,到達流求(臺灣)。
610年,隋煬帝派將領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率領兵萬餘人到達了臺灣。
1171年,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建起200間房屋,派水軍長期駐守。
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征討日本,途經臺灣和澎湖。
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員到臺灣“宣撫”。
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隸屬於晉江縣。
1297年,元政府派福建省都鎮撫張浩、福州新軍萬戶張進二人率軍前往流求招諭。
1335年,元正式在澎湖設立了政府管理機構“巡檢司”。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撤消澎湖巡檢司,將在澎湖居民盡遷內地。後澎湖巡檢司又恢復。
14031424年(明成祖永樂年間),鄭和率領船隊曾在臺灣停留。
l563年(明嘉靖42年), 俞大猷、戚繼光追勦海盜林道乾入臺.
l580年,西班牙耶穌會教士前往澳門,歸途遇臺風抵臺.
1592年,日本海盜侵擾臺灣雞籠、(水+扈)尾.(基隆.淡水)
1593年,豐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孫七郎到臺灣催促納貢未成.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
1602年,荷蘭派韋麻郎率領船隊東來,進攻澳門,遭到中國軍民的抵抗.
1603年1月8日,沈有容全殲竄入臺灣的倭寇.
1604年,明朝政府在澎湖設立了名為“遊歲”的軍事管理機構,並屯軍.以防倭寇侵擾.
1604年8月,韋麻郎又率領船隊進犯澎湖.
1604年10月,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領戰艦50艘驅逐進犯澎湖的荷蘭人.
1615年,德川幕府派四千士兵遠征臺灣,中途因臺風遇難.
1616年,日本軍閥政府派船進犯佔灣,遭到明軍重創.
1621年,顏思齊率人居臺灣,鄭芝龍附之.
1622年6月荷蘭再次派遠征艦隊總司令雷約茲率領軍艦14艘,再次侵入澎湖並對福建沿海進行騷擾.
1622年7月13日,福建巡撫南居益迫使荷軍拆城.
1623年,明朝禁止船隻航行臺灣.
1624年9月,荷蘭殖民者侵佔了臺灣.
1625年,荷蘭殖民者建築熱蘭遮城(今赤嵌城)從此開始在臺灣近38年的殖民統治.
1626年 ,西班牙艦隊登陸雞籠(今基隆).
1629年,西班牙軍在淡水建造聖多明哥城(淡水城).
1629年,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
1630年,鄭芝龍來臺拓墾.
1634年,荷蘭軍於臺南建造的熱蘭遮城(今赤嵌城)竣工.
1635年9月5日,臺南麻豆社人民舉行反荷武裝起義.
1635年11月,麻豆社被攻破.
1636年3月,蕭壟社被攻破.
1641年,荷蘭人出兵佔領北部的雞籠(今基隆)、淡水,控制了北部沿海.
1652年,荷蘭人建普羅民遮城.
1652年,郭懷一與福建、廣東等移民密謀反荷起義.
1652年9月7日,郭懷一聚集義民16萬人,襲擊赤嵌樓.
1656年,清政府實施海禁.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將士2萬5千餘,戰船百餘艘進軍臺灣.
1661年4月30日,鄭成率軍在臺灣登陸.
1661年5月3日,荷蘭方面派出兩名高級官員與鄭成功進行談判.
1661年5月4日,普羅文查城荷軍簽署投降協議.
1661年5月5日,鄭成功進入大員市區,形成了對熱蘭遮城的包圍.
1661年8月中旬,荷蘭援兵抵達臺灣.
1661年9月16日,荷蘭援軍配合熱蘭遮守軍向鄭軍水師發動攻擊戰敗.
1661年12月,荷軍主帥逃回了巴達維亞.
1662年1月25日,鄭軍向熱蘭遮城發起猛烈攻擊,粉碎了荷蘭殖民者的頑抗.
1662年1月27日,荷蘭的臺灣評議會決定投降.
1662年2月3日,鄭、荷雙方的代表在大員市鎮的稅務所完成了協議換文.
1662年2月9日,荷蘭人退出熱蘭遮城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
1666年,臺灣第一座孔廟落成.
1669年,康熙皇帝派大臣到福建主持與鄭經談判.
1673年,沈光文設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674年,大陸發生“三藩之亂”,鄭經乘機從海上出兵,遭失敗.
1680年,鄭經撤出廈門,完全退守臺灣.
1681年,鄭經病逝,島內因爭權出現混亂.
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領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向臺灣、澎湖進發.
1683年10日,清軍向澎湖發起進攻.
1683年10日16日,鄭軍與清軍進行激戰,鄭軍大敗.
1684年7月31日,鄭克(土+爽)派人到澎湖向施琅請降.
1684年9月17日,鄭軍向清軍正式遞交了降書和所有印冊.
1684年10月3日,施琅親自前往臺灣,接受了鄭氏的歸降.
1684年,清政府決定在臺灣設一府三縣,並明諭臺灣隸屬福建省管轄.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吳球起義.
170I年(康熙四十年),劉卻起義.
1721年5月14日,朱一貴於羅漢門起義.
1723年(雍正元年),朱一貴起義被鎮壓.
1723年,清政府增設了彰化縣和淡水廳.
1725年,清政府開放熟番地區準租給漢人.
1726年,清廷將臺灣鹽業由民營改為官營制.
1727年,清政府又添設了澎湖廳,並將臺灣正式定為官方統一名稱.
1732年(雍正十年),吳福生起義.
1745年,清廷允許移民攜眷屬入臺.
1748年,清政府停發來臺執照.
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黃教起義.
1783年,大陸的祕密結社“天地會”傳入臺灣.
1786年,清政府嚴令解散“天地會”,並緝捕會黨.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11月底,林爽文起義.
1786年12月13日,林爽文義軍攻下鳳山.
1786年12月19日,林爽文與林合兵圍攻臺灣府城.
1787年,清政府派大學士福康安、領侍衛大臣海蘭察,調川、湘、貴、粵四省兵分幾路入臺.
1787年12月初,福康安率兵抵鹿港.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2月I0日,林爽文被捕.
1795年(乾隆六十年),陳周全起義.
1796年(嘉慶初年),黃鬥奶起義.
1805年(嘉慶十年),林瓶起義.
1811年(嘉慶十六年),高勇起義.
1823年(道光三年),林永春起義.
1841年,中、英首次在臺交戰,停泊雞籠的英籍船艦納爾不達號(nerbudda)被擊沉.
1853年,李石與楊文愛、林清等十餘人,在灣裏街村起義.
1854年,美國伯理派阿布特率艦隊開到臺灣,調查臺灣地質礦產,力主佔領臺灣.
1862年,戴潮春起義.
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
1865年,戴潮春起義被平息.
1867年,美國入侵臺灣,當地軍民奮起還擊,迫使侵略軍退出臺灣.
1870年以後,實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開始對外“開疆拓上”,把琉球和臺灣作為擴張的目標.
1874年4月,日本侵入臺灣,臺灣軍民英勇抗擊.
1874年I0月,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協,日本向清政府索取了50萬兩白銀,退出臺灣.
1875年,清政府為鼓勵開墾土地,在臺灣設置了招墾局.
1875年,臺灣行政機構增為2府8縣4廳,統治臺灣澎湖全部地區,並把原地名雞籠改為基隆.
1883年12月,法國挑起了中法戰爭,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侵略目標首指臺灣.
1884年7月,劉銘傳率軍進入臺灣,加強臺灣海防.
1884年,法軍進攻臺灣,遭劉銘傳軍重創.
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訂,法軍被迫撤出臺灣.
1885年7月,左宗棠上疏,建議立即建立臺灣省.
1885年10月,慈禧太后下懿旨,詔準左宗棠提出的臺灣建省方案.
1887年,劉銘傳在臺南臺北兩地分設“清賦總局”.
1887年底,臺北創設郵政總局.
1888年3月3日,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正式上任,臺灣省正式建立.
1893年,建成臺灣第一條鐵路。鐵路北起臺北,南抵新竹.
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1895年5月25日,上午臺灣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為臺灣民主國.
1895年5月29日,日軍開始進攻臺灣,臺灣軍民英勇抗擊.
1895年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經方與日本人簽訂《交接臺灣文據》,臺灣正式割讓給日本.
1895年6月3日,日本陸海軍同時向基隆發起進攻,基隆失陷,臺北危急.
1895年6月6日,“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回廈門.
1895年6月7日,日軍進入臺北城.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在臺北舉行始政儀式,正式建立起在臺灣的殖民統治.
1895年7月,日本的“總督府”派人在臺北成立“國話傳習所”,推行奴化教育.
1895年9月16日,日軍成立“南進司令部”,調集4萬大軍,海陸並進,向臺灣南部進犯.
1895年10月11日,抗日義軍與日軍在嘉義展開激戰。日軍戰敗.
1895年10月12日,抗日義軍退出嘉義城.
1895年10月19日,劉永福乘坐英國輪船內渡.
1895年10月21日,日軍佔領臺南城.
1898年,日本在臺灣制定旨在實施奴化教育的《臺灣公學校規則》.
1899年,日本殖民者成立臺灣銀行,控制了全島的金融.
1913年,羅福星領導的苗栗起義爆發.
1915年3月,西來庵起義.
l9l8年,孫中山抵臺北.
1920年,留日的臺灣學生成立“新民會”進行新文化的啟蒙宣傳.
1924年,臺北師範學校學生罷課.
1930年,高山族人民的霧社大起義爆發.
1931年,臺灣民眾黨被禁止結社及活動.
1936年,日本積極獎勵日人移住臺灣.
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臺灣人踴躍抗日,日本重派武官總督鎮臺.
1941年,日本駐臺總督在臺灣發起所謂獻金報國、儲蓄報國活動,以補救軍費的不足.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12月9日,中國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宣佈廢除中日之間的一切條約和協議.
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國在開羅召開最高首腦會議,中國代表明確提出臺灣、澎湖應歸還中國.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簽署《開羅宣言》嚴正宣言:“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將臺灣、澎湖交還中國.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條款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裏”號上簽署.
1945年10月25日,國民黨政府在臺北舉行臺灣省日軍受降儀式.
1946年,留臺日人全部遣回日本.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發.
1947年3月3日,王添燈等人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當局協商解決問題.
1947年3月5日,工人、農民和學生組成武裝隊伍,攻打國民黨軍隊據點,搗毀國民黨黨部.
1947年3月7日,陳儀拒絕“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處理大綱”.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通過其在陝北的電臺發表廣播,表示支持臺灣人民的反抗鬥爭.
1947年3月8日,國民黨當局從大陸調來的兩個步兵師和一個憲兵團分別在基隆、高雄登陸,開始大肆鎮壓起義群眾.
1947年3月I0日,蔣介石發表處理“2•28”事件的談話,陳儀宣佈解散“2.28”事件處理委員會.
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在臺灣發表處理“2.28”事件的意見.
1947年3月25日,國民黨政府宣佈“2.28”事件已經解決.
1947年3月,美駐臺北領事館提出“臺灣地位未定論”和“聯合國托管”方案.
1949年1月27日,美軍顧問團撤離中國.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
1949年4月,國民黨當局頒布地租條例.
1949年5月20日,陳誠頒布“戒嚴令”,在臺灣境內實施戒嚴.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其中強調了“一邊倒”的方針.
1949年8月5日,美國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
1949年12月7日,國民黨宣佈退守臺灣,國民黨“政府”遷至臺北,海峽兩岸從此再度隔絕.
1949年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臺北.
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出《關於臺灣政策宣傳指示》說:“臺灣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戰略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明確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1950年解放臺灣、海南島和西藏,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正式發表對臺問題聲明,重申了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
1950年1月13日,在美求援達一年之久的宋美齡黯然返臺.
1950年2月6日13日,國民黨當局派飛機連續襲擊上海市13次.
1950年2月19日,美制國民黨飛機轟炸南京.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宣佈繼續行使“總統”職權.
1950年4月26日,國民黨當局修訂頒布“懲治叛亂條例”,嚴格限制臺灣民眾與大陸人民的交往聯繫.
1950年5月9日,3架國民黨飛機空襲福州.
1950年5月16日,蔣介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盪,五年成功”
1950年5月18日,人民解放軍解放舟山群島.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解放臺灣的計劃被推遲.
1950年6月27日,杜魯門下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阻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
1950年6月29日,美國第七艦隊的6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和1艘運輸艦侵入臺灣海峽.
1950年8月初,美國又派第13航空隊進駐臺灣,並發表“臺灣地位未定”的謬論.
1950年10月,美國提出受到蘇聯和中國政府質詢的關於對日和約問題的備忘錄.
1950年10月,蔣介石集團召開國民黨七大,通過關於反攻大陸的決議案.
1951年,“臺獨”分子在日本建立組織.
1951年6月,臺灣實行公地放領.
1951年9月4日至8日,“對日和約”會議在美國舊金山召開.
1952年9月20日,國民黨軍隊襲擊大陸沿海並一度佔領南日島.
1953年,臺灣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
1953年1月1日,蔣介石發表《告同胞書》,叫嚷軍事第一,反攻第一,“復國雪恥”.
1953年2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下令將原來的“臺灣海峽中立化”政策改為“單方面防守臺灣”.
1953年4月,國民黨當局頒布具體實施條例,購買地主的土地.
1953年7月16日,蔣軍1萬多人突然襲擊福建省東山島,被人民解放軍擊潰.
1954年7月26日,中國政府正式宣佈要解放臺灣.
1954年9月3日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連續對金門、馬祖諸島蔣軍實行懲罰性打擊.
1954年12月2日,美國同蔣介石集團簽訂了所謂的“共同防禦條約”.
1954年12月8日,周恩來發表聲明,指出美臺“共同防禦條約”是“非法的,戰爭的條約”.
1954年12月10日,美蔣交換“諒解”“換文” 正式取得在臺、澎及附近地區部署軍隊的“權力”.
1955年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了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島.
1955年1月24日,周恩來總理發表《關於美國政府干涉中國人民解放臺灣的聲明》.
1955年1月28日,美國會公然授權美國總統在必要時可以使用美國軍隊防守有關沿海島嶼.
1955年2月初美國在臺灣海峽集中了包括6艘航空母艦和近百艘巡洋艦、驅逐艦在內的數百艘軍艦.
1955年2月5日,蔣軍在美艦的幫助下撤出大陳島.
1955年2月25日,蔣軍又撤出南虎山島.
1955年4月,周恩來在訪問緬甸時說如果美軍撤退,我們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
1955年5月13日,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條件下,爭取和平的解放臺灣”.
1955年7月30日,周總理重申只要美國不干涉中國的內政,中國政府願和臺灣當局協商和平解放臺灣.
1956年,“臺獨”分子在美國建立組織.
1956年7月16日,周恩來在會見原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記者曹聚仁時,首次提出第三次國共合作的設想.
1957年春,蔣介石派國民黨“立法委員”宋宜山到北京與周恩來、李維漢等領導人接觸.
1957年10月,國民黨召開全會,由“保衛臺灣,建設臺灣”,發展到“反攻大陸”.
1957年11月,美國第六艦隊在臺灣南部海域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1957年11月28日起,國民黨出動部隊11萬多人,進行全島大演習.
1958年1月22日,解放軍海軍與國民黨海軍在馬祖列島附近發生激烈海戰.
1958年3月,美國成立了“美軍駐臺協防軍援司令部”,全權揮在臺美軍和國民黨軍隊.
1958年3月14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到臺,與蔣介石會商“臺美合作問題”.
1958年7月,美國慫恿國民黨部隊加強對中國大陸的騷擾.
1958年7月,美國支持蔣介石集團在臺灣海峽地區進行戰爭挑舋.
1958年8月,美國援助臺灣的第一批F-100型戰機運抵臺灣.
1958年8月6日,臺當局“國防部”宣佈臺灣海峽情況高度緊張,命令部隊進入緊急戒備狀態.
1958年8月17日,毛澤東在北戴河會議上作出炮轟金門,攻而不取的決定.
1958年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金門等島嶼的蔣介石軍隊實行炮擊.
1958年9月6日,周恩來發表聲明,重申解放臺、澎、金、馬是中國的主權,任何外國不得干涉.
1958年9月7日起,美軍第七艦隊開始為金門補給艦隊護航.
1958年9月下旬,蔣介石公開表示固守金、馬.
1958年10月6日,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告臺灣同胞書》.
1958年10月25日,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表《解告臺灣同胞書》.
1958年1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了為其軍事干涉製造輿論的美國駐外使團的備忘錄.
1958年12月10日,美國宣佈從臺灣地區撤出部分海空軍.
1959年9月17日,國家主席劉少奇發佈特赦令,首次對確有改惡從善的國民黨戰犯實行特赦.
1961年10月10日,蔣介石發表文告,再次鼓吹“光復大陸失土”.
1962年1月1日,蔣介石公開宣佈:“對反共作戰,已經有了充分準備,隨時可以開始行動”
1962年,蔣介石成立“反攻行動委員會”,下達“征兵動員令”.
1962年開始,臺灣當局連續派遣武裝特務竄犯中國大陸.
1963年11月,國民黨九大確定了所謂“反共復國總體戰方略”.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佈建交。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1965年,高雄、臺中等地先後建立了三個出口加工區,臺灣進入經濟起飛階段.
1969年3月,國民黨召開“十全”通過了“積極策進反攻大陸案”.
1970年1月,中美大使級會談在華沙恢復.
1970年1月,“臺獨”分子彭明敏逃往美國.
1970年,統一指揮“臺獨”的“世界臺灣人爭取獨立聯盟”(即“臺獨聯盟”)在美國成立.
1970年10月25日,尼克松轉告中國,美國願意派一名高級使節訪問北京.
1971年7月8日,基辛格祕密訪華.
1971年7月15日,中美雙方就基辛格訪華發表公報.
1971年10月25日,美國企圖在聯合國製造“兩個中國”的“重要問題”提案被否決.
1971年10月25日,聯大以壓倒多數通過2758號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將臺灣驅逐出聯合國.
1971年,臺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臺灣最早的人類化石.
1972年2月4日,臺“外長”周書楷在“監察院外交委員會”上宣稱,今後臺“將採取彈性外交”.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訪華.
1972年2月27日,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上海公報》.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簽署聯合聲明,日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1973年2月,中日兩國達成了互相在對方首都設立聯絡處的協議.
1973年11月,國民黨十屆四中全會確立了“彈性外交”的原則.
1974年,臺南縣左鎮鄉再次發現人類化石.
1975年12月,福特總統訪問中國.
1977年5月,卡特就任美國總統,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訪華.
1978年10月8日,鄧小平提出,我們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不作不使用武力的承諾.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聯合公報發表,美國再次承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佈了和平統一中國的方針.
1979年1月1日,美國通知臺灣:“結束外交關係”.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後,蔣經國公開提出維持美臺“新關係五原則”.
1979年1月8日,鄧小平明確表示,將來臺灣實行什麼制度,可以根據臺灣人民的意志決定.
1979年3月1日,中美兩國互派大使.
1979年4月,美國會通過了“與臺灣關係法”.
1980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了向中國提供貿易最惠國待遇的決議案.
1980年5月16日,臺“交通處”通告,禁止外籍商船直接往返於中國大陸和臺灣各對外港口.
1980年6月9日,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口號.
1980年8月23日,“國貿局”通令“臺灣所有輸出廠商及貿易商,不得與大陸進行貿易”.
1981年3月,國民黨正式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定為該黨的綱領.
1981年4月,國民黨召開十二大,通過了《貫徹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
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說表示“和平解決不可能,不排除用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向新華社發表談話,進一步闡明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
1981年12月4日,中美開始就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進行談判.
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
1982年8月17日,中美髮表對臺軍售問題的聯合公報,宣佈分步驟解決.
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進一步闡述了實現臺灣和中國大陸和平統一的構想.
1983年9月30日,國民黨的《香港時報》提出“和平統一六原則”.
1983年11月15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了一項“臺灣前途決議案”.
1984年1月30日,臺“行政院長”宣佈,臺灣人員在“國際學術、科技、體育、文化等方面的會議和活動”中,可以與大陸人員接觸交往.
1984年3月,美國宣佈:美政府“工作階層的官員”可以以“美國在臺協會”顧問的身份赴臺“旅行”
1984年3月,臺當局“經濟部”宣佈放寬自港澳轉口產品限制,默許民間通過轉口形式與大陸通商.
1984年7月,臺灣當局接受國際奧委會的改名決定,以“中國臺北”名稱參加體育交流.
1985年7月4日,臺灣當局宣佈了轉口貿易“不接觸、不鼓勵、不干涉”的“三原則”.
1986年3月,蔣經國在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中國國民黨對於統一的主張”.
1986年5月3日,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機長駕機飛回中國大陸.
1986年10月1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方案.
1987年3月6日,“行政院長”俞國華首次承認以臺灣的武力進攻大陸“是不可能的”
1987年10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公佈了有關接待臺胞辦法.
1987年11月,臺灣當局有限度開放臺灣民眾到大陸探親.
1988年2月,李登輝繼任“總統”表示:“中華民國的國策”就是只有一個中國的政策.
1988的4月18日,臺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轉遞大陸信件.
1988年7月,國民黨召開“十三大”,把其政策重點從“反共復國”轉變成“偏安等待”.
1988年7月,國務院正式公佈《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
1988年8月23日,臺當局設“大陸工作會報”與“大陸工作指導小組”,以統籌、指導新的大陸政策.
1988年9月9日,臺灣客輪開始駛往基隆那霸上海航線.
1988年11月,臺成立“支持其申請‘重返聯合國’的第三世界國家為援助對象的經濟合作發展基金”
1988年11月9日,臺當局“國防部長”表示,將在5年內裁減25萬人,使臺灣軍隊維持在50萬人.
1989年7月19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所謂“臺灣的前途”的“285號”議案.
1990年4月30日,臺灣當局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1990年5月6日,李登輝發表對兩岸談判的看法,提出所謂“一國兩府”論.
1990年6月,江澤民第一次提出在國共兩黨談判時,歡迎臺灣各黨派、團體有代表性的人士參加.
1990年9月,李登輝聲稱“臺灣早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名就叫中華民國”.
1990年10月6日,臺公佈實施了“對大陸地區從事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管理辦法”.
1990年10月7日,臺灣當局成立了直轄於“總統府”的“國家統一委員會”.
1990年10月8日,臺灣當局撤銷“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1991年2月,李登輝主持通過“國家統一綱領”,把兩岸界定為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
1991年6月18日,臺灣“立法院”院會通過了“重返聯合國案”.
1991年8月,李登輝進一步闡述對大陸定位問題提出所謂“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
1991年9月,民進黨拋出“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宣言.
1991年11月21日,成立了處理兩岸民間交流事務的中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
1991年12月16日,大陸成立以發展兩岸關係,實現中國統一為宗旨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
1992年2月,李登輝以“度假外交”之名訪問了菲律賓、印尼和泰國.
1992年4月8日,海協會主動致函臺灣海基會,邀請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或祕書長訪問大陸.
1992年8月1日,臺“國統會”提出“中國處於暫時分裂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
1992年9月2日,布什總統同意向臺灣出售價值52億美元的150架F16戰鬥機.
1992年10月,江澤民在中共十四大報告中提出:“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1993年4月27日29日第一次“汪辜會談”的舉行.
1993年6月,臺灣當局決定開始爭取“參與聯合國”.
1993年8月,中美洲7國向聯大提出要求把臺灣問題列入聯大第28屆會議議程.
1993年9月,中美洲7國在第48屆聯大提出支持臺重返聯合國的“在國際體系中特別情況”提案.
1993年9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與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臺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
1993年12月臺“經濟部長”江丙坤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後拋出所謂“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
1994年3月,全國人大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年4月14日,李登輝接受臺灣《自由時報》專訪,公開否認“一個中國”原則.
1994年5月,李登輝參加南非總統曼德拉就職典禮.
1994年7月,臺灣當局召開大陸工作會議,會上“行政院陸委會”發表了《臺灣兩岸關係說明書》.
1994年10月,“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以2002年亞運會臺灣申辦委員會主任身份赴廣島出席了開幕式.
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發表了題為《為促進中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
1995年5月22日,美國政府宣佈允許李登輝以“私人”、“非官方”身份訪問美國.
1995年5月23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就美允許李登輝訪美向美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召回駐美大使.
1995年5月28日,兩會就第二次“汪辜會談”的時間、地點、議題等達成共識.
1995年6月7日,李登輝以私人身份訪美,在美散布分裂言論.
1995年6月8日,李登輝公開發表講話,再三強調“中華民國在臺灣”或“在臺灣的中華民國”.
1995年7月21日26日,人民解放軍在臺灣東北方向進行地對地導彈發射訓練.
1995年7月24日開始,《人民日報》、新華社連續發表評論員文章,深入批駁李登輝的分裂觀點,揭露了李登輝上臺以來的分裂活動.
1995年8月15日和25日,人民解放軍進行導彈、火炮實彈射擊演習.
1995年9月3日,江澤民指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決心用一切手段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任何外來的或內部的分裂中國的圖謀,都注定要失敗.”
1995年11月下旬,人民解放軍南京戰區陸海空部隊在閩南沿海地區成功舉行了三軍聯合作戰演習.
1996年3月8日15日,解放軍在基隆港和高雄港近海進行地對地導彈發射訓練.
1996年3月12日20日,人民解放軍在福建廈門以南至廣東汕頭一線,進行海空實彈演習.
1996年3月18日25日,人民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北部西側,進行大規模的陸海空聯合演習.
1996年5月20日,李登輝發表所謂第九任“總統”就職演說(“5•20講話”)
1997年7月1日,香港順利回歸中國.
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十五大重申了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立場、方針和原則.
1997年10月,江澤民主席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美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
1998年5月21日,臺灣當局“行政院”通過的“國防法”草案及“國防部組織法”.
1998年6月底,克林頓訪華,並在上海公開重申了對臺灣“三不支持”政策.
1999年5月19日,臺灣出版了李登輝的被稱為“七塊論”的《臺灣的主張》.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在接受德國一家電視臺採訪時提出大陸與臺灣的關係是“國與國關係,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的“兩國論”.
1999年8月29日,國民黨十五屆二次會議通過決議,企圖將“兩國論”法律化.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
2000年2月1日 ,美國眾議院通過“臺灣安全加強法”.
2000年2月,國務院臺辦、國務院新聞辦聯合發表《一個中國的原則與臺灣問題》白皮書.
2000年2月25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聲明兩岸仍應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下,盡早恢復雙方的對話.
2000年3月15日,朱鎔基答記者問表示“不管誰上臺,絕對不能搞臺灣獨立,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都不能允許.”
2000年3月18日,臺大選揭曉,執政50年的國民黨敗選,民進黨執政,陳水扁當選“總統”.
2000年3月20日,臺灣股市重挫大跌227點,此後臺灣股市連連下挫.
2000年5月20日,陳水扁發表就職演說.
2000年7月4日,由於民進黨當局的梗阻,謝長廷訪問廈門計劃擱淺.
2000年7月22日,發生八掌溪事件,臺股大跌103點.
2000年10月3日,臺“行政院長”唐飛被迫下臺.
2000年10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
2000年11月17日,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
2000年11月20日,臺股市跌破五千點大關,21日盤中創下4760點新低.
2000年11月27日,臺“行政院”宣佈核四停建,引發“政治核爆”.
2001年2月8日,首批獲准在臺駐點採訪的大陸駐臺記者抵臺北.
2001年2月14日,臺“行政院長”張俊雄被迫宣佈第四核能電廠(核四)復工、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