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之崛起與國共關係 (1921-49)
五四運動造成了盲目破壞傳統,人心輿情急速胚變,直接的後果是盲目向外國尋求真理。五四之前,在多數知識份子的心目中,美國是民主與科學的最好榜樣。但由於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新共產政府聲明無條件取消在華的一切權益,嬴得了中國人民的好感,親美民情遂轉向親蘇,由追求民主與科學變為「以俄為師」,社會主義熱潮很快在中國蔓延。
A. 共產主義在中國的成長原因
1. 國民經濟破產
清末民初,列強侵凌,軍閥混戰;長期動亂之影響,農村經濟破產,城巿工商業亦萎靡不振,大部份農工百姓生靈塗炭,淪為赤貧者比比皆是。共產黨遂趁機以「解放農工」口號展開活動,容易取得貧苦大眾之擁護。
2. 五四運動之影響
五四運動原致力於文化改革,不少激進份子提出全盤西化之主張,對傳統之禮教道德,倫常觀念及儒家學說等大肆摒斥,令中國數千年來之文化根基大為動搖。因此,知識份子一面對中國傳統文化重新估價,一面則思以新學說試之以中國。及俄國1917年革命成功,新青年及知識份子對新興之共產理論自然寄以無限憧憬。
3. 共產國際之推動
a. 1919年三月,共產國際成立於莫斯科以推動共產主義,並於國際間展開活動,尤於落後地區或殖民地積極宣傳滲透,號召被壓迫民族起而反抗,共同扺禦帝國主義之侵略,聲稱把殖民地人民從資本主義的剝削及壓迫下解放出來。這種主張,在當時非常迎合中國民情,大受下層勞苦階級歡迎。
b. 1920年,共產國際東方民族會議發表了「巴庫宣言」,列寧提出了三項重要主張:
1/ 中國應盡快建立共產主義組織;
2/ 新建立的共產組織須與執政的政黨合作;
3/ 在合作過程中同時盡快轉向共產革命,建立蘇維埃(Soviet)。
這個提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也促成了早期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的基礎。
c. 五四運動期間,中國正掀起反帝反侵略浪潮,俄國共產政府見有機可乘,遂兩度提出中國應民族自決,宣稱放棄及撤消帝俄時期在華的一切不平等特權。標榜扶助中國工農群眾,希望共產主義能移植及輸出至中國。
B. 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經過
1. 1920年五月共產國際東方局書記維丁斯基(Voitinsky)奉派來華,會晤陳獨秀,首先創立「馬克斯主義研究會」於上海。八月,展開建黨工作並設臨時中央於上海法國租界;同時又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以領導學生及青年運動。當時北京之李大釗,廣州之譚平山,湖南之毛澤東,湖北之董必武等互通訊息,設立各省支部。周恩來,李立三以「勤工儉學」身份留學巴黎建立「少年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共產黨之初階。
2. 1921年春,共產國際派遣秘書馬林(Maring)來華,協助組黨工作。七月二十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上海法租界,正式宣佈中國共產黨成立,並通過黨綱,決定下列目標:
a. 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實行無產階級專政;
b. 與現存各政黨不建立任何關係;
c. 推翻私有資本,沒收一切生產工具及資源而歸於社會公有;
d. 接受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的領導。
當時中共無意與國民黨合作,無怪事後馬林對大會決議甚為不滿。但大會仍推舉陳獨秀為委員長,總部設於上海,並展開工作。
3. 1922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宣言,揭示革命目標:
a. 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b. 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致中華民族完全獨立;
c. 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設總書記職位,由陳獨秀擔任,是為黨的最高領袖。
C. 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
聯俄容共政策 (1924.1-1927.4)及第一次國共合作
a. 中國共產黨建黨時,原無意與國民黨建立任何關係。但此時黨員數目極少,力量薄弱,必須借助國民黨始可發展。是以不久便作出加入國民黨決定,派李大釗為代表,請求孫中山允許共產黨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共同致力國民革命。
b. 共產國際於1921年至1923年間,先後派馬林,越飛(Joffe),鮑羅廷(Borodin)三人向孫中山洽談國共合作問題。孫中山為了爭取國際盟友,並加強國民黨組織,以期打倒國內軍閥完成革命大業;加上其時失意於南方軍閥政府須再度離開廣州,乃於1923年一月同意聯共計劃。於上海發表聲明,以蘇聯協助建立軍隊為交換條件,准許共產黨以個人資格參加國民黨,實行聯俄容共政策。
c. 1924年一月,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通過國共合作,並明確訂明了聯俄、容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
2. 從容共到反共
a. 聯俄容共的主要目的在完成國民革命,清除軍閥。但在北伐途中合作關係終止,究其原因,有下列數端:
1/ 容共的方式不適當,中共黨員雖以個人名義參加,但中共組織依然存在,因此形成「黨中有黨」的畸形現象,共產黨在國民黨中逐漸控制了「組織」;「工人」;「農民」三個最重要部門,國民黨的領導權旁落,遂起反擊之心。
2/ 中共為國際共產支部,背後實為蘇聯控制,缺乏獨立的國策。
3/ 聯俄容共政策主要是孫中山的決策,多數國民黨黨員一開始就缺乏信心。如 1924年冬馮自由等在上海發表「護黨救國公函」,繼後黨內又有「絕對不宜 黨中有黨」等反共言論,但孫氏生前以個人聲望壓制反對聲音,但他一去世後國民黨內部便出現反共浪潮了。
b. 1925年三月孫中山逝世,汪兆銘被推舉為國民黨領袖,但黨內部迅即分裂為左、右兩派。汪為國民黨內左派,主張繼續聯俄容共政策;但右派如林森等則於上海另組中央,與汪兆銘抗衡,並決議清除共黨份子。
c. 1926年三月,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發動兵變,於廣州逮捕共黨份子,並下令實施戒嚴。汪兆銘以最高領袖而事前未聞其變,乃憤而辭職出國。五月,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由譚延闓任國民政府主席,右派全面得勢,而黨、政、軍大權實由蔣中正把持。中共勢力已大大削減了。
d. 1926年七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途中中共在鮑羅廷指揮下企圖「倒蔣迎汪」。1927年四月一日,汪兆銘從莫斯科回國後即到武漢復職,與共產黨繼續合作。四月十二日,右派在上海一帶進行清黨,並於南京建立新的國民政府,與汪兆銘的武漢政府對峙,史稱「寧漢分裂」,而反共浪潮已勢不可遏了。
e. 1927年七月,汪為形勢所迫,國民黨主流趨向反共,加上愈來愈多証據共產黨陰謀顛覆國民政府,乃於七月十五日提出「分共」主張。八月一日,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汪氏決心清黨反共,驅俄顧問鮑羅廷離國,取消共產黨黨員於國民黨黨內資格。武漢、南京政府岐見既已消除,乃重組國民政府,繼續北伐,史稱「寧漢復合」。第一次國共合作亦告結束。
3. 聯俄容共政策的形響
a. 由於蘇聯的援助,使黃埔軍校得以建立及迅速拓展,建成一支黨軍,先平定廣東,繼而出師北伐,對國民革命的成功實居功至偉;
b. 聯俄容共政策令國民黨內部分化,寧漢分裂雖很快獲得解決,但1927-37年間,黨內派系林立,黨爭如麻,紛爭不息,令建國後管治出現不少問題。國共紛爭更助長日本對華的侵略;
c. 由於以俄為師關係,國民黨亦感染了極權主義毒素,如一黨專政,領袖崇拜等。
4. 中共蘇區的建立
從1927到1937這十年期間,三項因素困擾國民政府:一為黨爭與內戰;二為共產黨的滋擾;三為日本的武裝挑釁。內外問題亦令中共得以繼續發展,建立新的根據地。
a. 1927年七月清黨後,陳獨秀被斥為右傾機會主義者而被迫下台。中共由瞿秋白繼續領導。「南昌起義」失敗後又有兩湖秋收事件。毛澤東等率領殘部四百餘人與朱德等殘部於江西井崗山會合,並成立第一個蘇維埃組織,簡稱蘇區。1928年底兵力約有八百餘人,為當時中共工農軍隊的主力,並採游擊戰略與國民政府軍週旋
b. 1928年,在共產國際指導下,中共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議決暫停工農暴動政策,以發展工農紅軍為要務,並建立蘇維埃鞏固共產黨實力,實行土地改革新措施,毛澤東漸露頭角
c. 1930年,中共先後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發展紅軍,兵力在十萬人以上,黨員擴展至十二萬人,實力與聲勢浩大非常。武裝力量短短數年間增長迅速,原因在:
1/ 國民政府軍派系林立,征戰不息,未能集中征討中共軍隊;
2/ 內戰結果令殘餘部隊轉向投靠共軍;
3/ 土地改革及宣傳策略甚為成功。
d. 1931年十一月,中共於江西瑞金召開第一屆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議決:
1/ 創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2/ 推舉毛澤東為中共中央黨主席,項英,張國燾副之;
3/ 朱德任紅軍最高總司令;
4/ 將中共中央總部由上海遷往瑞金。
國共關係更形緊張。
D. 「剿共」與「長征」
1. 四次剿共失敗
國民政府有感於中共勢力日熾,乃於1930年開始實行一連串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以圖清除中共的根據地,但前四次均無功而還,究其原因,可歸納為:
a. 戰略錯誤,輕出求勝;
b. 國軍內鬨,經常發生派系糾紛;
c. 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等日軍侵華事件令局勢不穩定。
下表概述四次剿共狀況:
1、1930.12 -- 1931. 1,出兵人數十萬,由 魯滌平、張輝纘指揮 ,失敗原因指揮不當。
2、1931. 5 -- 1931. 6 ,出兵人數二十萬 ,由 何應欽指揮,失敗原因輕出求勝,戰略失當。
3、1931. 7 -- 1931. 9,出兵人數三十萬,由蔣中正、何應欽指揮,失敗原因九一八事變發生,形勢有變。
4、1932. 6 -- 1933. 3, 出兵人數五十萬,由指揮蔣中正、何應欽指揮,失敗原因日軍侵擾華北,國軍部署應付。
2. 長征 (1934-35)
a. 第四次剿共行動因日軍侵入華北停止,國民政府對日政策為「先安內後攘外」,遂先謀求國內統一穩定,以平定共產黨威脅方對抗日軍侵略。1933年底調重兵,人數超逾80萬人,由蔣中正任總司令,十月開始出兵,準備全面進攻共產黨於江西瑞金的基地,是為第五次剿共行動。
b. 1934年四月至七月期間,國、共兩軍展開殊死戰,先有會昌,繼有驛前兩大陣地戰,紅軍傷亡慘重,軍事節節失利令外圍據點盡失。共產黨發覺擊退圍剿國軍已屬不可能,乃退而採突圍而出策略。1934年10月,乃衝破包圍,號召「長征」,被迫放棄經營了七年多的中央蘇區。
c. 在國軍「前堵後追」總攻後,紅軍損失慘重,由最初八萬五千人之數最後只餘下六千多人。由江西逃竄,途經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青海等省,歷時一載,號稱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十月抵達陝西延安,再建立革命基地,成立第二紅都。陝西並非國民政府勢力所在,惟有按兵不動,國共兩黨仍處於對峙形勢。
3. 長征影響
a. 毛澤東延安掌權
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於貴州遵義舉行會議,打擊了所謂左派機會主義者王明的領導權,又排斥了右派張國燾的實力,由毛澤東任軍委會主席,控制黨和軍的領導權,大權歸一,奠定其在黨的聲望及獨裁地位。
b. 確立了中共的地位
建都延安後,國民政府不得不承認其政治上的地位及威脅。經歷年多危難,共產黨勢力更為茁壯團結,士氣有增無已。與國民黨的抗爭轉為曠日持久,國民黨亦覺得武力非能解決問題。
c. 西安事件的發生
長征期間,日本對華威脅逐漸增加,中共利用人民反日情緒,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組織抗日統一戰線」等口號,頗得民心。一時全國上下響應,激起國軍內東北軍的叛變,張學良,楊虎城於1936年12月在西安脅持蔣中正,實行兵諫,要求立即抗日,史稱「西安事變」。此事影響剿共繼續進行,但亦加速了抗日行動,從而再促成兩黨合作。
E. 第二次國共合作 (1937-45)
1. 背景
中共經過長征後,已在陝北站穩陣腳,建立軍事據點,國軍的進一步圍剿實缺乏把握。西安事變爆發期間,中共置身事外,其後更施輿論壓力,迫使張學良釋放蔣氏,使國共合作露出曙光.。1937年二月,國民黨召開「三中全會」,中共致電要求立即停止內戰,並提出保證,尊重蔣中正領導地位。至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國民政府鑑於外侮日迫,共同抗日乃大勢所趨,遂修改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接受要求而達成第二次國共合作了。
2. 共赴國難宣言
七七事變後,中國對日本展開全面抗戰,中共於九月發表「共赴國難宣言」,確定其戰時對國民政府政策:
a.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所必需,中共願徹底實現而奮鬥;
b. 取消一切推翻國民政府的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政策;
c. 取消蘇維埃政府,實行全國政權的統一;
d. 取消紅軍名義編制,收編入國民政府軍行列,並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
3. 紅軍的收編
a. 國民政府為求團結一切力量以抗日,乃改編紅軍為第十八集團軍,並以朱德為第八路軍總司令,彭德懷副之;而林彪,賀龍,劉伯承任師長,歸第二戰區司令閻錫山統率,共赴華北作戰。
b. 1937年10月,另准葉挺,項英,陳毅等在江西一帶收編殘餘部隊,成立新四軍受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指揮。
c. 抗日戰爭期間,國共雙方表面合作無間,但到了中後期,矛盾磨擦漸深;最為嚴重者為1941年的「皖南新四軍事件」。抗戰勝利後,國共關係更呈白熱化,演變成無可收拾地步,最終致內戰爆發。
F. 戰時的國共關係 (1937-45)
1. 抗爭與談判
抗戰初期,雙方表面精誠無間,但到了後期則迅速惡化,令「親者痛,仇者快」現象。輕則在報章雜誌或公開集會上指責批評對方,重則武力衝突,劍拔弩張。1941年一月發生的「新四軍事件」即為戰間期雙方發生的最嚴重衝突。是役因新四軍拒絕北調,離開江南根據地而為國軍包圍,最後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捕,副軍長項英戰死;部屬傷亡慘重,為抗戰期間國共兄弟鬩牆嚴重事件。
而中共在抗戰初期,發展極為迅速,他們在游擊戰略中不斷擴充實力,及建立根據地,對國民政府的政策則陽奉陰違。至1940年冬,江南一帶的新四軍已由一萬五千多人發展至十萬人;華北的八路軍則由四萬多擴充至四十萬之眾,實力驟增,難怪毛澤東也這樣說:「在中國政治史上,武力是決定的因素,因此我們在抗戰期間,必須竭力擴張我們的武力,俾能奠定奪取革命領導地位的基礎。」由此可見,藉抗戰同時擴張軍力是戰間期中共的戰略,也是國共合作的主要障礙。根據1944年在西安國共會談紀要的紀錄,中共已由初期的一軍二師發展至十六軍四十七師的正規部隊,人數總額約47萬7千多人,並擁有民兵二百二十多萬,並揚言已在敵後建立十五個抗日根據地。
1943年九月國民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於重慶,對於中共問題議決須用政治方式解決,中共隨即表示接納贊成。1944年五月,中共與國民政府於西安舉行會談並提出下列要求:
a. 國民政府接納共軍五軍十六師的編制;
b. 國民政府承認於華北及西北所成立的游擊根據地及民選政府;
c. 仍效忠蔣中正及繼續執行1937年所承諾的「共赴國難宣言」。
但國民政府不表同意,反建議共軍須「限期集中」及「限期解散」。會談無大進展,中共大表不滿。與此同時,國軍在河南戰事失利,中共再提出新要求,包括組織聯合政府,廢除一黨專政,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等。雙方堅持不讓,談判破裂。
2. 美國的斡旋
美國於戰間期曾大力以物資援助國民政府,對中國國情亦至為關注,認為兩黨分歧不利於抗日及盡早令日本投降。戰後若內戰爆發亦不利東亞的和平,或令蘇聯有捲土再來之勢,乃令駐華大使赫爾利將軍(Hurley)協助中國政府尋求國共問題和平解決。赫氏來華後便奔走於西安與延安之間,斡旋雙方歧見。
1944年11月,中共派遣周恩來與國民政府於重慶進行談判,提出下列要求:
a. 共組聯合政府;
b. 取消特務機關,釋放政治犯;
c. 撒退對陝西,甘肅及寧夏等邊區的包圍;
d. 承認敵後游擊組織及抗日政權。
國民政府認為共產黨對談判並無誠意,組織聯合政府更萬萬不可,雙方爭執尚包括:
a. 中共須解散敵後政權,國民政府才能承認其合法地位;
b 國民黨一黨專政未結束及聯合政府未建立前,中共絕不交出軍權。
1944年12月,談判了無進展,中共召回周恩來。至1945年1月,周氏再到重慶繼續商談,國民黨曾作出讓步,大致承認中共為合法政黨及其軍隊。但中共鑑於國民政府軍力日見削弱,管治腐敗,士氣低落,美國又傾向贊成中國組織聯合政府等有利條件,乃節外生枝,中途中斷談判,令國共雙方關係陷於僵局。
總而言之,短短一年中,談判幾經反覆,中共多番擾攘,志在刺探國府,既爭取時間,繼續擴軍,也鬆懈國軍的鬥志,以談判作煙幕掩護擴張。國共談判遂陷入困局。
G. 戰後的國共關係 (1945-49)
1. 國共高峰會議 (1945.8)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總統杜魯門根據前總統羅斯福「努力協助中國,團結中國各黨派,穩定中國秩序,恢復中國繁榮」的遺策,再度密令駐華大使赫爾利全力斡旋國共間的矛盾。赫氏遂邀請雙方最高層領袖於重慶洽商:毛澤東及蔣介石乃於1945年8月28日於重慶出席國共間的高峰會議。個多月期間,雙方召開會談達四次,並於10月10日達成「會談紀要」,就和平建國,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人民自由,黨派合法,地方自治,國民大會召集等問題取得協議。至於中共要求共軍改編數量,修改國民大會組織法,憲法草案等則意見不一,而同意留待日後的政治協商會議再行解決。
2. 政治協商會議的失敗 (1946-47)
美國派特使馬歇爾來華,為兩黨於戰後合作盡最後努力,但雙方雖經政治協商會議也未能解決政治權力的分配,軍隊收編,聯合政府的組成等決定性問題。1947年1月7 日,馬歇爾返國,象徵美國在戰後斡旋努力失敗,國共雙方均無意讓步,皆欲訴諸武力解決。馬歇爾離華時發表聲明,對雙方都作非議及譴責:
a. 國民政府應盡快組成聯合政府,整理金融,嚴懲貪污,頒佈憲法;
b. 中共應消弭猜忌敵視心態,不應以激烈手段以達致顛覆政府的目的。
3. 內戰爆發 (1947-49)
自馬歇爾任務失敗後,國共雙方在政治及軍事方面無不加緊部署,明爭暗鬥。1947年初,中共成立四個野戰師,分別由彭德懷,劉伯承,陳毅及林彪領導,並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旗幟鮮明,號召全國人民為解放中國,打倒國民黨統治而戰鬥。
1947年7-9月為國共鬥爭的轉捩點。中共四個野戰師,軍力達一百五十萬,開始戰略性進攻,以打倒地主,耕者有其田為口號,爭取民心。國民黨雖仍擁二百七十多萬軍力,但士氣不振,已轉入防禦性階段,加以經濟困憊,通貨膨脹,國民政府統治陷入困境,而中共節節得勝,勢如破竹,實力此消彼長,勝負形勢已露端倪。
1948年9月至49年1 月,解放軍在東北,華北,華中三大作戰區取得決定性勝利。蔣中正以引退作為停戰條件而不果,更令人心散渙,軍隊士氣一蹶不振。3月,東北為中共控制;4月華東失守,解放軍渡過長江,向南京、上海進佔。國民政府雖先後遷都重慶,廣州,成都也未能力挽狂瀾。12月7 日,蔣中正飛往台灣,定都台北,國共大戰才告一段落。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10.1)
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於1949年10月1 日於北京正式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蘇聯立即予以承認。至1951年五月,解放軍進佔西藏,中國領土除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外鳥外,全在中國共產黨的統治下。
原文 袁永強老師歷史科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